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及其合金由于其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可降解性和接近人体骨骼的弹性模量等优点,正在成为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尽管如此,镁也存在室温塑性变形困难和含氯溶液中降解速度过快的缺点。因此要制备用作生物医用的镁管材,研究镁管材的制备工艺和人工模拟体液中腐蚀行为十分必要。本论文通过冷拔结合中间退火工艺制备了一定壁厚的纯镁薄壁管材,分析了管材制备过程中组织的变化和变形机理,结合管材的分析,研究了晶粒尺寸、孪晶、取向和腐蚀介质对纯镁的腐蚀行为的影响,最后通过浸泡实验研究了纯镁薄壁管材在人工模拟体液中的腐蚀性能。本论文采用5道次共计35次冷拉拔,累计0.7395变形量结合4次中间退火工艺制备了Φ3.0×0.25mm的纯镁薄壁管材。发现晶粒沿着拉拔方向伸长,部分晶粒被打碎,晶粒内部存在孪晶。纯镁管材的冷拉拔是通过位错滑移、孪生和晶粒协调机制实现的。利用电化学和浸泡实验研究了晶粒尺寸、孪晶、取向和腐蚀介质对纯镁的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晶粒尺寸对腐蚀性能的影响存在阀值,偏离该值腐蚀性能恶化,晶粒尺寸小时,表面主要发生点腐蚀,晶粒尺寸增大,出现丝状腐蚀;孪晶会恶化纯镁的腐蚀性能,随着孪晶百分含量增加,腐蚀形式发生变化,在孪晶量低时,腐蚀以沿着晶界向晶粒中心扩展的点腐蚀为主,孪晶量增多时出现沿着晶界向晶粒内部发展的点腐蚀和丝状腐蚀;取向对纯镁腐蚀性能的影响与基面取向有关,在200℃以下挤压时,基面耐腐蚀性能弱于非基面,取向对腐蚀形式没有影响,基面和非基面腐蚀形式均是点腐蚀。通过浸泡实验对Φ3.0×0.25mm的管材进行腐蚀性能分析,测得其腐蚀电流为48.75μA/cm2,发现在SBF中管材表面腐蚀轻,腐蚀不均匀,表面腐蚀以点腐蚀开始并逐渐扩展,在0.9%的NaCl溶液中表面腐蚀严重,发生均匀腐蚀,表面腐蚀腐蚀区相互连接,占据了几乎整个表面。通过对比确认了SBF中Ca2+、HCO3-、HPO42+对于降低纯镁的腐蚀速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