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部及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等相关部门的倡导下,为了响应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应以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号召,本文将计算思维与C语言教学相结合,对相关教学模式进行多维度分析与特征提取,并根据这些特征进行了教学案例设计,根据实践效果进行总结评价。整个研究采用了计算思维中的重要思想——关注点分离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问题求解,对C语言教学进行多维度分析,并抽象出其特征点,最后将计算思维的本质——自动化运用在教学案例设计中,使教学过程更加清晰明确。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描述如下。首先,通过对计算思维的基本思想及原理进行深入研究,掌握计算思维对于当前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C语言作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计算思维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算法思维、效率思维,对克服当前大学计算机教育面临的“狭义工具论”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对常用教学模式与策略进行多维度分析,抽象出各个模式的特征,结合C语言教学现状提取了C语言教学的特征及关注点,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指明了重点。针对当前C语言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忽视程序设计思想、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方式单一这四点不足,提出C语言教学关注的五个重点:学习动机、思维方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学评价。再次,针对这些关注点,选取符合C语言教学关注点的教学模式,并采用计算思维方法对其进行教学问题求解,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对C语言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并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了传统评价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改变过去教师依靠印象对学生平时表现进行评价的方式,设计了平时成绩评价量规,对学生小组的每一次任务,从任务分析、任务方案、演示结果三个项目进行等级评定,再采用我们定义的数学矩阵转换方法将等级成绩转换为分数成绩。经过实践,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更加牢靠,养成了协作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