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卜尼法斯是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被后人尊称为“日耳曼使徒”。当他在欧洲大陆的日耳曼人地区传教时,时时听从教皇的指导,与教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为此,多数学者总是强调卜尼法斯对教皇的惟命是从和俯首帖耳的一面,而很少有人提及他对教皇的不满和怨言的一面。事实上,卜尼法斯是一个内心和行为方面都极其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忠信于圣经和使徒们的教导,并以此为标准严格地要求自我。因此,他的思想与行为都带有很多的理想主义色彩。随着自身阅历的丰富和对教皇了解的深入,他的理想主义与教皇的现实主义激荡碰撞,产生了诸多分歧和龃龉。而笔者的论述就是抓住这一无法弥合的矛盾和冲突而展开的。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卜尼法斯研究的历史及现状。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叙述卜尼法斯向日耳曼传教时的历史背景。当时,穆斯林打着圣战的旗号,四处攻城略地,对基督教世界几乎形成了合围之势;东西部教会因教义教规等方面的不同而渐趋走向分裂,特别是“圣像破坏运动”,更是使两者之间的关系雪上加霜;偏安于一隅的英格兰教会在这一时期发展壮大,对外传教之风盛行。第二章讲到卜尼法斯为了名正言顺地开展传教活动,来到罗马,争取教皇的支持。他对教皇的指示铭记在心,婉拒了威利布罗德要求他当自己继承者的请求。由于卜尼法斯的卓越表现,他被教皇格里高利二世祝圣为主教,并发表了对教皇的效忠誓言。第三章从具体的事例出发,列举了卜尼法斯对教皇的不满之处。出于不同的考虑,卜尼法斯与格里高利三世教皇在传教地区的先后顺序上发生了分歧;在洗礼问题上,卜尼法斯与扎加利教皇争执不已;接下来,卜尼法斯对扎加利教皇玩忽职守、买卖圣职的行为深为痛心;当教皇斯蒂芬亲自来到法兰克王国,求助于丕平时,卜尼法斯彻底绝望了。他愤而离开,并在弗里西亚殉教。第四章从卜尼法斯的品性入手,解释了他对教皇产生不满的原因。同时,通过对卜尼法斯更为细致的描述,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而非僵化呆板的圣徒形象。结语部分笔者肯定了卜尼法斯在开展传教活动时不为名利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并深表敬佩和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