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3+掺杂稀土多钒酸盐和正磷酸盐激光晶体的生长和性能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c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晶体作为固体激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钒酸盐晶体和磷酸盐晶体由于其优异物理、化学等性能已经被科学家广泛用作于激光介质材料。三价稀土离子(Yb3+)由于其宽带吸收和发射以及独特的能级结构也被应用于激光晶体领域。而与Yb3+吸收光谱相匹配的激光二极管(LD)泵浦源的出现也推进了Yb3+在激光晶体领域的应用。采用提拉法生长了尺寸为Φ19×25 mm3的Yb:Ca9Gd(VO4)7晶体。详细研究了多晶原料合成、晶体生长、物相分析、偏振吸收和荧光光谱、能级分布、荧光寿命以及激光性能参数等。吸收半峰宽分别为33 nm(π)和28 nm(σ);发射峰半峰宽分别为57 nm(π)和54 nm(σ)。结果表明Yb:Ca9Gd(VO4)7是一种潜在的超快脉冲激光晶体材料。采用高温溶液法并以焦磷酸铅(Pb2P2O7)作为助熔剂生长了尺寸为3×7×0.5mm3的Nd,Yb:YPO4晶体。研究了晶体生长、偏振吸收和荧光光谱、能级跃迁和荧光寿命以及激光性能参数等。在晶体的荧光光谱中观察到Yb3+和Nd3+离子分别位于1002 nm和1060 nm处的发射峰,计算结果表明可以产生17-21 THz范围内的辐射。结果表明Nd,Yb:YPO4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双波长激光晶体,特别是正交偏振双波长激光器,可以作为产生太赫兹辐射的光源。以焦磷酸铅(Pb2P2O7)作为助熔剂生长了尺寸为5×3×0.34 mm3的Yb:Lu YPO4晶体。研究了晶体的结构、偏振吸收和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和激光性能等参数。当输出耦合透过率T=2%时实现了Yb:Lu YPO4晶体的最佳激光输出,相应的激光输出功率为0.81 W,斜率效率为12.1%,光-光转换效率为10.3%,结果表明Yb:Lu YPO4是一种潜在的激光晶体材料。
其他文献
磁性材料因具有特殊性质而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先进的永磁和软磁材料、磁阻抗材料等磁性功能材料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中,磁性半导体因为同时具有磁性和半导体性质而成为自旋电子学新一代的器件应用材料,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处理、传输和储存信息。Eu基化合物因其多样的组成与结构而表现了丰富的磁性机制,在已知的磁性材料中Eu基化合物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本文对三种Eu基磁性化
微弱信号检测是测量技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是利用电子学和信号处理技术从复杂噪声背景中分离出有用信号的一门技术学科,已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遥感、医疗等领域。本文针对超低温下超导材料的评价,设计了一个基于USB3.0的微弱信号检测系统,实现微弱信号检测与采集,检测系统包括模拟锁相放大器模块和高速数据采集模块。模拟锁相放大器采用低噪声放大技术、滤波技术、移相技术、相敏检波技术对信号通道、参考通道和相关器进
目前,平板显示朝着高分辨率、广视角、快速响应以及柔性的趋势发展。在当前的平板显示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是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的主要代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在OLED像素电路中同时担任开关和驱动器件,其性能对平板显示的变革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性能TFT器件的研究备受关注。传统的硅基TFT由于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光电相关材料的发展。光电探测器由于可以检测特定波段的电磁波,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航空航天、环境检测、生物医学、光学通信以及化学分析等领域。作为高性能光电探测器的沟道材料,一维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由于具有出色的电学性能,较低的成本以及优异的环境稳定性,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候选材料之一。其中,相比In2O3、Zn O纳米纤维,SnO2纳米纤维由于载流子浓度较高、光敏性
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能源供应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了迎接这一挑战,锂离子电池新型负极材料的研发就显得格外重要。其中,3d过渡族金属基等新型负极材料因地壳资源丰富,高比容量以及高工作电压等优点备受研究者们的青睐。然而目前在锂离子电池中,对电极材料本身以及界面上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基本原理探讨则进展有
现代技术对于高密度、稳定、低能耗纳米级存储元件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在自旋电子学和储能领域进行的大量基础研究,基于磁场和电场的耦合引发了一股研究热潮。磁电耦合是系统对外加电场的磁响应,或等效于外加磁场引起的电极化,其在磁电调控和揭示储能反应机制上有极重要的运用价值。基于电化学原理与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材料磁性功能的有效调控,从而设计发展新型的磁离子器件;同时,通过磁学理论与测试技术可以研究储能材料中的
近些年,对于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但其中大部分研究对象为n型半导体,而对p型半导体气敏材料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普遍存在灵敏度较低、选择性和重复性较差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论文以开发高性能p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为目标,采用多种简单易行的手段合成了三种具有独特形貌和良好气敏性能的p型半导体材料,并利用多种方法对其气敏性能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和优化,同时研究了相应的气敏机理。主要成果包括:(1)
随着探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太赫兹波以其优越的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通信、安检、成像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然而基于太赫兹频率段的功能元件发展缓慢。本文分别提出了在太赫兹下基于金属反射超表面结构和石墨烯-金属混合超表面结构的偏振转换器,并研究了所设计结构的偏振转换特性以及主要原理。主要的工作可概括如下:1、本论文设计了一个超宽频及高效率的线-圆(LTC)反射式偏振转换器,它是以太赫兹频率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数字化成为重要趋势之一,与信息技术革命相伴而生的数字化实验已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我国,数字化实验也已出现二十余年,但数字化实验至今也没有深入初中物理课堂。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数字化实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缺乏与其它课程资源的整合。论文主要从技术、活动、课程三个层面,就基于DIS的实验课程资源整合问题进行了探讨。引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相继研究的热点主题,为了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已经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视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而教材是知识传授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最直接的体现。作者仔细分析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广泛查阅资料发现,虽然我国有学者对中美教材进行了对比,但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对比较少,因此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