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成功的妊娠需要有效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胎盘部位血管血栓形成是反复自然流产(RSA)的主要原因之一。机体循环凝血和抗凝机制的平衡依赖于蛋白C系统的调节,蛋白C系统可提供抗凝物质限制凝血块的生成。活化的蛋白C选择性地降解因子Ⅴa及因子Ⅷa。活化的蛋白C抵抗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由于凝血因子Ⅴ基因一个核苷酸发生错义突变,称为Leiden突变,使因子Ⅴa对活化的蛋白C的裂解发生抵抗,患者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遗传性和获得性血栓形成倾向与反复自然流产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活化的蛋白C抵抗(APCR)和凝血因子Ⅴ基因(FV Leiden)突变与我国汉族人群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以34例已产非孕妇女为对照组,42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为实验组。收集全血标本,分离血浆,置-70℃冰箱以备检测活化的蛋白C比率(APC-SR)。活化蛋白C的反应性通过在加入和不加入APC的情况下分别测定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而计算得出。活化的蛋白C比率≤2.18表示存在活化的蛋白C抵抗。提取10例活化的蛋白C抵抗者的基因组DNA,用多聚酶链反应扩增凝血因子Ⅴ基因的外显子10,限制性内切酶Mnl Ⅰ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统计学分析各组APC-SR均值 中文摘要采用t检验,APCR阳性率比较用X‘检验,PO.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1.当加入活化的蛋白C后对照组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平均延长64士10.77秒,而患者组平均延长50士18.47秒。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们.001人2.APCR 发生率正常对照组为2.94趴RSA $者组为21.4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PC-SR均值对照组为2.64.23,实验组为2.31土0.4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吓①.001人RSA患者的APCR发生率是正常对照组的7.3倍J.2次流产者和3次及3次以上流产者APCR阳性率分别为20q和22.22y,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u川.05人 4.早期流产者和晚期流产者 APCR阳性率分别为 8.33%、38.8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晚期流产者和对照组APCR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吓③.00人 早期流产首和对照组 APCR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o>0.05入 5.对所有 APCR阳性者进行多聚酶链反应千 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发现,均未携带凝血因子 V Le i den突变。 结论:1.活化的蛋白C抵抗对反复自然流产发病起一定作用,而凝血因子 V Leiden突变与反复自然流产无关上.APCR阳性率与流产次数无关3.晚期流产者APCR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流产者。4.在我国汉族人群中凝血因子V Leiden突变不是引起APCR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