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月经性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fMRI技术探讨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大脑局部功能的差异,采用ALFF与ReHo方法探讨月经性偏头痛的中枢发病机制及针刺对月经性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调节的神经影像学机制,并结合患者的临床效应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为针刺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临床运用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0例月经性偏头痛患者及27例健康受试者,将月经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穴组和非经非穴组,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共27±6次。健康受试者在入组时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和临床评价,月经性偏头痛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和临床评价,完成以下分析:1.通过对比月经性偏头痛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在静息状态下ALFF与ReHo的异同,探讨患者与健康人大脑局部功能的活动特征。2.通过对比经穴和非经非穴针刺治疗前后月经性偏头痛患者情绪状态(SAS、SDS评分)、头痛频率(头痛发作次数)和头痛程度(VAS评分、头痛强度分级)方面的差异,探讨针刺治疗月经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应。3.通过对比经穴组和非经非穴组针刺治疗后大脑局部功能的异同,将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变化值和情绪状态指标的改善值进行相关分析,进而分析针刺对月经性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的中枢调节机制。结果:1.月经性偏头痛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针刺组与非经非穴组患者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2.患者和健康受试者情绪状态指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患者较健康受试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3.针刺治疗后,经穴组患者情绪状态、头痛频率、头痛程度均较治疗有显著改善(P<0.05);针刺治疗后,非经非穴组患者情绪状态指标、头痛频率、头痛强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在减少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上,针刺经穴较非经非穴临床疗效更显著。两组患者组间差异仅在治疗第4周时头痛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月经性偏头痛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局部脑功能活动研究结果(1)与健康人相比,患者双侧尾状核、右侧楔前叶ALFF值显著升高,右侧颞中回ALFF值显著降低。楔前叶ALFF值的变化与患者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颞中回ALFF值的变化与患者头痛发作VAS值呈正相关(P<0.05)。(2)与健康人相比,患者双侧舌回,左侧枕中回ReHo值显著升高,左侧丘脑Reho值显著降低,ReHo值变化的脑区与患者病情基线资料未见明显相关关系(P>0.05)。5.针刺治疗对月经性偏头痛患者大脑局部功能的调节(1)经穴组针刺治疗后,右侧额中回ALFF值显著升高,左侧前扣带回、右侧额下回ALFF值显著降低,且前扣带回的ALFF值的变化与SAS、SDS评分的改善值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治疗后左侧楔叶、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ReHo值显著升高,右侧颞上回ReHo值显著降低,经穴组ReHo值变化的脑区与患者临床指标未见明显相关关系(P>0.05)。(2)非经非穴组治疗后,右侧舌回、左侧脑岛ALFF值显著升高,未发现ALFF值明显降低的脑区;左侧脑岛的ReHo值显著升高,未发现ReHo值明显降低的脑区。非经非穴组的大脑局部功能变化与患者临床指标未见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1.针刺经穴和非经非穴后可以显著改善月经性偏头痛患者情绪状态、头痛程度等临床指标,针刺经穴对改善头痛次数较针刺非经非穴效果显著。2.月经性偏头痛患者ALFF值变化的脑区与病情基线资料相关分析显示,楔前叶局部功能的变化与情绪状态相关,颞中回局部功能的变化与头痛程度相关。通过对比MM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大脑局部功能活动分析后发现,基底节-枕叶-丘脑可能是MM患者疼痛处理的核心脑区。这些异常的脑区变化可能是患者头痛及负性情绪产生的关键因素。3.经穴组针刺治疗后局部脑功能改变主要集中在前额叶-边缘区域,针刺经穴可能通过调节MM患者前额叶-边缘系统脑功能变化,从而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非经非穴组针刺治疗后左侧脑岛ALFF值与ReHo值均升高,说明针刺激活了MM患者在脑岛的神经元活动,非经非穴针刺可能通过脑岛发挥安慰剂效应,间接改善患者的疼痛体验进而调节MM患者的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