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人际交往问题已上升为困扰着当代大学生的第一大心理问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交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农业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这个问题,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从概念入手,介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义和类型,又说明了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的独特交往特征,然后肯定了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从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出发,突出大学生应该拥有的健康心理和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第三部分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进行研究调查分析,揭示出了农业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心理障碍。其中包括大学生的自卑心理、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孤独和嫉妒心理。并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城市与农村、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四个不同领域的深入访谈和调查,分析其人际交往的差异性。第四部分针对调查中所出现的问题,从大学生的认知偏差、归因偏差、性格缺陷和缺乏社交技能四个方面分析了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以及由社会、家庭和学校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实际上,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形成是受到这两个原因相互制约的。第五部分探讨了解决农业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对策,这是本文进行研究的意义所在。针对于此,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提高其自身素质,同时,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组织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及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组织,不断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素质,并提出帮助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问题自我调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