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经费的支出是国家财政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财政的重要支出项目。教育经费问题直接与我国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相关。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增加教育投入,可是教育经费供给仍然不足。教育经费紧缺的症结在哪里?是经济实力的限制,还是政府决策的制约,抑或是历史传统的影响?
教育经费制度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反映国家和民众对教育的支持,是其政策选择和价值权利观的体现。因此,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以教育经费自身演变为据,从经济变革、财政体制改革与教育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中,对民国时期各个历史阶段教育经费制度的演变过程进行剖析,探讨其利弊得失,反映民国教育经费的阶段特征及形态转换的内在规律。
第一阶段北洋政府时期教育经费制度(1912-1927):转型与探索。北洋政府时期,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各方为筹措教育经费作出极大努力,其中蔡元培的教育经费思想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育经费制度的转型期,尽管北洋政府时期教育经费困难重重,但政府和社会各界在筹措方式、分配使用和管理监督上积极探索适合民国初期的教育经费制度。
第二阶段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教育经费制度(1927-1937):发展与盘旋。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十年间,教育经费一度比较稳定,管理也相对比较规范,逐渐形成了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分配体制和管理体制,并且制定颁布了比较系统的关于教育经费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说,这一阶段教育经费制度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相符并取得了某些实质性的发展。
第三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和崩溃时期教育经费制度(1937-1949):僵滞与混乱。抗战爆发后,中国经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而遭受损失,财政陷入危机。在战时财政经济体制下,教育支出全面让位于军费开支,不得不以缩减教育经费为代价而共赴国难。因此,教育经费支出总额锐减,支出结构失衡,教育经费制度陷入僵滞的阶段。
最后一章民国教育经费制度的历史经验与启示。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出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教育经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依存关系,计量结果得出:1929-1936年期间教育经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为21.8%。因此,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促进经济增长。其次,通过民国教育经费制度三个阶段的比较,可以发现当时就已经提出了许多解决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的政策主张,如立法保障教育经费、鼓励私人或团体捐资兴学和征收专门税款补充教育经费,这些都为当代教育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历史的借鉴,这也是本文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