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服务业除了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而且与制造业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不仅生产服务业发展依赖制造业的产业需求支撑,制造业的竞争力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性服务的投入比重。发达国家制造业大部分增加值是由生产链两端的生产性服务所提供,服务业的内部产业结构中,生产服务业也占有很大的比重。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一直处于产业链的原材料加工外贸的低端水平,其中的生产性服务投入比重仍然偏低。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制造业竞争力能否有效提高,服务业能否快速健康发展,整体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与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方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相关学者主要是针对生产服务业整体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行研究,然而由于统计数据的局限性,没有把生产服务业投入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部分剥离,本文旨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本文首先选取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德国)1995-2008年年度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制造业的中间服务投入率并进行趋势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发达国家1995-2008年制造业中间服务投入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良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达国家制造业中间服务投入对制造业产出及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制造业中间服务投入对制造业产出及竞争力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与前人的研究相比,其影响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生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发展均不同程度上提高制造业的产出及竞争力。其次通过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出我国制造业中间服务投入率,并与美日英法德进行横向比较发现,我国制造业中间服务投入程度仍然偏低,制造业的发展对中间服务投入的需求拉动力量不足,这限制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和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加快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尤为重要。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三点加强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我国能在全球制造业大规模回流前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