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衰患者血清sST2水平变化对于心衰严重程度危险分层及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探讨心衰患者血清sST2水平与左心室重构程度的关系;探讨sST2对心衰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入组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存在心力衰竭危险因素的处于A/B期及临床诊断为心力衰竭符合C/D期标准的患者共195例为研究对象,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参考2014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入组同期我院查体中心老年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检测入组患者空腹12h后血sST2、NT-proBNP、hs-CRP及其他生化指标水平;完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AD、LVEDD、IVST、LVPWT、LVEF等指标;随访心衰患者因心衰加重再入院或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情况;分成不同亚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心衰组患者血清sST2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增加,心功能III级、IV级组高于对照组及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高于心功能III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ST2水平随着心衰分期的增加而增高,心衰B、C、D期均高于心衰A期,心衰D期高于心衰B、C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ST2水平随着LVEF水平的降低而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eGFR分组间、心衰是否合并高血压分组间及心衰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分组间比较,血清sST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sST2对于判定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6(95%可信区间:0.585-0.787,P<0.01),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7(95%可信区间:0.604-0.791,P<0.01);ST2判定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最佳cut-off值为118.80ng/ml,NT-proBNP的最佳cut-off值2381.50ng/ml。(6)不同sST2水平下比较,高sST2水平组事件发生率、SHFM预期寿命、LVEDD均高于低sST2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组血清sST2、NT-proBNP、LVEDD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终点事件组,而LVEF、SHFM预期寿命水平均低于未发生终点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sST2分别与NT-proBNP、TnT、hs-CRP、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SHFM预期寿命分别与sST2、NT-proBNP、LVEDD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9)生存分析发现,高sST2水平组生存率低于低sST2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发现,高sST2水平组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度是低sST2水平组的3.37倍,高NT-proBNP组发生心终点事件的危险度是低NT-proBNP组的1.92倍。结论(1)心衰患者血清sST2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随LVEF的降低而增加,与NT-pro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sST2升高程度可以与NT-proBNP协同评估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情况。(2)血清sST2在心衰B期(即发生心室重构时)增高,而NT-proBNP在心衰C期才有升高,故血清sST2可在心衰出现临床症状前发现潜在的心衰患者,且其水平与LVEDD等指标有相关性,可以反映早期心室重构的程度。(3)高血清sST2水平组其发生终点事件的概率高于低水平组,与SHFM预期寿命呈负相关,且其对于发生心衰终点事件的危险系数高于NT-proBNP,血清sST2水平对于心衰预后的评估价值高于NT-proB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