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民间宗教化研究——以农兴镇为例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q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传入之初时受到重重阻碍到现在得以蓬勃发展,基督教在我国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其本土化的过程,即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尤其是与民间宗教相结合的过程。近些年来,关于基督教本土化与农村基督教相关问题的研究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但总的看来,这些研究大多缺乏第一手的田野调查材料,即缺乏实证性。另外,国内专家学者对基督教民间宗教化现象阐释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是在对一个汉族乡村社会中基督教的传播、发展及现状所做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本文研究主要运用了田野观察的方法,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将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法与文献研究法相结合,以保证资料的翔实与确切。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介绍了调研所在地——安徽省农兴镇概况,描述了基督教在农兴镇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基督教在农兴镇的传播史,当前基督教在农兴镇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该镇基督教徒的人员构成。农兴镇基督教徒人数近年来呈现出大幅上升的趋势,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缘由以及该镇的信众表现出怎样的特点成为本章分析的重点。通过对该地区信徒的调研,笔者发现,尽管个体信教的原因和动机各又不同,但大多数信众信教的直接原因是宗教所具有的功利和实用主义功能。   其次,笔者探讨了基督教在农兴镇的民间宗教化问题。本章首先对民间宗教化的概念给出了界定,即在保持基督教基本信仰的前提下,融入了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后,形成了一种以适应在中国民间发展的拥有独特教义、教仪、教规以及功能的特殊文化现象。接着,笔者从教义的民间阐释、教仪的本地化、教规的乡土化、基督教组织的民间自治和功能的异化五个方面对农兴镇基督教的民间宗教化现象进行了阐释,全面分析了这种特殊文化现象。由于宗教的功能是其生命力所在,因此对农兴镇基督教功能的阐释成为本章阐述的重点。   最后,对农兴镇基督教的发展进行描述,引发了笔者对基督教民间宗教化的思考。从基督教由开始传入中国时遇到的种种困境,到改革开放后基督教在国内,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的蓬勃发展,笔者结合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对早期基督教在华传播时的阻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关于基督教民间宗教化缘由的结论,即相对稳定的市场区位、宗教资本的维系、宗教发展代价最小化和宗教多元性。   通过基督教的民间宗教化研究,能帮助我们认清当前整个中国的宗教社会心理,有助于推动相关理论研究,有助于管理层对宗教社会心理的引导和宗教事务的管理,也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维护基层社会和谐与稳定。
其他文献
农村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近年连续七个“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针对“三农”问题,凸显出党和国家全面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一直是我国推进司法改革、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我国法官队伍整体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进程中,必然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法
Because of the randomness of many impac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ynamic assembly relationship of complex machinery,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dynamic assembly
注重“礼乐教化”、“以美育德”,美育与德育的结合和追求曾经是古代东西方共同的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是从20世纪80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