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体外循环下不停跳搭桥(OPBCABG)及传统体外循环下停跳搭桥(CABG)术式进行回顾性研究比对,引入SYNTAX评分及SYNTAX-Ⅱ评分系统评价远期预后,旨在明确两种术式对患者围手术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相关术式选择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胸心外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冠脉搭桥)术的共100例病人:OPBCABG组共有58例;CABG组共42例。所选病例术前均于我院行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术前常规行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并定位血管病变节段。病例纳入标准主要有: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主干或三支病变);2.所选患者围手术期各项临床资料、手术记录、冠脉造影动态影像结果等数据能够如实查阅;3.后续能完成有效随访。排除标准:1.患者原始资料缺失或外院行造影检查;2.患者既往有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史或合并其他心脏大血管病变需同期行手术治疗。3.急诊行CABG的患者;4.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内生肌酐清除率,既往病史等),术中一般情况(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术后插管时间、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新发心律失常等)。同时计算患者SYNTAX评分及SYNTAX-Ⅱ评分。随访远期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包括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卒中及再次血运重建。比较不同危险分层下的两手术组的远期预后差别;初步探讨SYNTAX评分及SYNTAX-Ⅱ评分系统能否对冠心病患者行有效的危险分层。统计数据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每位患者平均随访36个月(范围32-40月)。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方面,OPBCABG与CABG组患者在年龄(67.09±6.90:66.83±7.20)、左室射血分数(57.69±6.56:55.90±6.79)、男性比例(82.7%:83.3%)等无差异。术中一般情况方面,OPBCABG与CABG组患者在体外循环时间(76.21min±17.80min:120.10min±49.95min),手术持续时间(235.86min±48.81min:258.81min±55.08min)上有差异,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围手术期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方面,OPBCABG组与CABG组患者在术后插管时间(23.26h±7.08h:29.83h±7.19h),ICU留观时间(1.55d±0.29d:1.83d±0.30d),术后住院时间(17.86d±6.55d:21.74d±8.14d)上有差异。术后出血二次开胸止血比例(6.9%:7.1%)等无差异。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数据上,I期发生率(43.1%:85.7%)、II期发生率(34.5%:59.5%)有明显差异、III期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CK-MB、c Tn I、LDH)对比有差异。远期预后方面,随访三年,分别用SYNTAX评分及SYNTAX-Ⅱ评分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对比不同危险分层下两种术式各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均未见显著差异;所有患者SYNTAX评分三个危险分层下的所有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SYNTAX-Ⅱ评分三个危险分层下的全因死亡及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有差异(P=0.001;P=0.00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OPBCABG组与CABG组患者术后全因死亡事件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143);SYNTAX-Ⅱ评分的三个危险分层下的患者术后全因死亡、心肌梗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差异(log-rank检验P<0.001)。结论:1.对于左主干病变或三支病变患者,体外循环下不停跳搭桥术可降低术中风险,缩短重症监护时间,减轻围术期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及心肌损伤,是一种可供常规考虑选择的安全术式。2.分别用SYNTAX评分及SYNTAX-Ⅱ评分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无论低危、中危还是高危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两种术式下患者的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异。3.SYNTAX评分系统对冠脉搭桥患者术后远期终点事件的危险分层能力欠佳。SYNTAX-Ⅱ评分系统对全因死亡和再发心梗两终点事件具有较好的危险分层作用并能提示不同危险分层下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