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中国农村的空心化、老龄化以及农村现代养老制度的初步建立,农村老年人面临着家庭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的弱化与社会化养老供给不足的双重困境。为了缓解农村老年人所遇到的养老困境,在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农村各地积极开展了适宜本地的互助型养老活动。农村互助型养老活动是基于农村发展实际的社区养老活动,是老年人间相互服务的养老过程。农村老年人作为农村社区互助型养老服务的主要接受者和供给者,老年人的参与意愿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农村社区互助型养老活动的发展。本研究以湖北L镇的调查数据为例,利用已经获得的320份微观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视角,分析了影响农村老年人参与社区互助型养老活动因素。通过建构路径结构模型,实证分析了老年人参与认知因素参与行为态度、参与主观规范和参与知觉行为控制与老年人参与意愿对老年人参与行为的作用路径,为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参与行为和推动社区互助型养老活动发展提供相关依据。
研究结论显示:第一,数据和路径模型比较适配,计划行为理论在老年人社区互助型养老活动的参与行为研究方面是合适并且适用的,老年人的参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认知潜变量以及参与意愿都对老年人参与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之间有正向显著关系,但老年人参与意愿均值高于老年参与行为响应均值,说明老年人的参与意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参与行为。第二,农村老年人认为参与社区互助型养老活动的自身情感满足价值、健康促进价值等参与行为态度测量变量,认为参与社区互助型养老活动的村委会参与动员、身边村民参与示范等主观规范测量变量,认为参与社区互助型养老活动的参与距离、参与技能、参与契机等参与知觉行为控制测量变量,均为决定农村老年人互助型养老活动参与行为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建议从如下五个方面入手,在提升老年人参与意愿的同时进一步推动老人进行积极的参与实践。一是要利用现有的宣传手段,强化社区互助型养老活动宣传,提升老年人参与活动的正面认知。二是探索区域“时间银行”制度与分散建点机制,增强老年人的参与动力与减低参与距离感。三是建立互助型养老专业化服务机制与风险分散机制,提升老年人内在的参与技能与降低外在的参与风险。四是聚合专业资源,提升互助点服务能力,强化互助活动的医疗服务能力。五是多渠道组织活动与培育互助养老活动精神,增强老年人共同养老的意识。
研究结论显示:第一,数据和路径模型比较适配,计划行为理论在老年人社区互助型养老活动的参与行为研究方面是合适并且适用的,老年人的参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认知潜变量以及参与意愿都对老年人参与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之间有正向显著关系,但老年人参与意愿均值高于老年参与行为响应均值,说明老年人的参与意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参与行为。第二,农村老年人认为参与社区互助型养老活动的自身情感满足价值、健康促进价值等参与行为态度测量变量,认为参与社区互助型养老活动的村委会参与动员、身边村民参与示范等主观规范测量变量,认为参与社区互助型养老活动的参与距离、参与技能、参与契机等参与知觉行为控制测量变量,均为决定农村老年人互助型养老活动参与行为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建议从如下五个方面入手,在提升老年人参与意愿的同时进一步推动老人进行积极的参与实践。一是要利用现有的宣传手段,强化社区互助型养老活动宣传,提升老年人参与活动的正面认知。二是探索区域“时间银行”制度与分散建点机制,增强老年人的参与动力与减低参与距离感。三是建立互助型养老专业化服务机制与风险分散机制,提升老年人内在的参与技能与降低外在的参与风险。四是聚合专业资源,提升互助点服务能力,强化互助活动的医疗服务能力。五是多渠道组织活动与培育互助养老活动精神,增强老年人共同养老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