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4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账户开放具有增长效应。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许多新兴经济体逐步将资本账户开放战略作为金融改革计划的核心支柱之一。然而,资本账户开放也存在风险效应。跨境资本流动是资本账户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风险酝酿的主要成因。客观上,跨境资本流动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与本币汇率的稳定、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承担着关键性角色,且信贷风险是银行风险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因此,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安排关键取决于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有针对性地考察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从总体上考察跨境资本流动强度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进而探讨资本类型、银行性质等异质性因素的影响,以期为银行监管政策及跨国资本监管政策的设计提供重要启示。此外,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制度环境、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等因素的调节效应,以期为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安排提供重要启示。
  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性关系的研究,系统梳理并评述了相关文献。其次,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管制政策的阶段性特征与结构性特征、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情况以及中国信贷风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再次,对金融系统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与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假说进行了阐述,进而对跨境资本流动影响银行风险的相关机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后文的机理分析提供理论基础。最后,针对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待检验假说。
  在现状分析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08-2017年中国245家商业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对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发现,跨境资本流入与流出强度及流动总强度的上升均会加剧银行信贷风险。跨境资本流入与流出强度及流动总强度每上升1个单位,银行信贷风险分别增大1.517与1.766及1.686个百分点。
  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异质性因素及地区层面特征对跨境资本流动与银行信贷风险关系的影响展开扩展研究,分别对其影响机理进行阐释并针对相应研究假说进行经验检验。研究发现:(1)直接投资资本流入与流出对银行信贷风险的作用方向相反,这种对冲作用使得直接投资资本流动总强度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不显著。间接投资及其他投资资本流动总强度上升将显著助推银行信贷风险,由此引致跨境资本流动总强度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助推效应。(2)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跨境资本流动对股份制银行信贷风险的助推力度最大,对城农商行及国有银行信贷风险的助推力度相当。(3)改善制度环境与提升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将会缓解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助推作用。相对于提升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改善制度环境的缓解作用更显著。
  最后,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本文从微观与宏观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加剧背景下银行系统的风险积聚问题提供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紧要关头,不遗余力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一役。从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来看,由资源依赖型产业向技术依赖型产业转变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不二法宝。金融孕育于产业结构变迁的进程中,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金融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起着促进作用。随着技术创新在国家战略地位上的提升,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不断被更新和拔高。创业投资高收益、高风险并存
学位
自中国加入W TO以来,中国逐渐成为美国贸易摩擦的重点关注国。中美贸易问题的研究从不匮乏,特别是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中的技术因素受到广泛关注。  但现有文献中,关于技术追赶和中美贸易摩擦的研究较少,实证分析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制造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较为系统的研究了中国的技术追赶对于美国对华贸易摩擦的影响。方法上,采用了较为全面的贸易摩擦的衡量方
高技术产业是我国战略化产业,随着贸易模式向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内、产业间分工模式的转变,我国高技术产业积极寻求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高端地位,但由于技术等资源的限制,仍处在低附加值环节,并陷入“低端锁定”。金融集聚吸引大量跨国公司进入,并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促进核心及邻近区的价值链提升,但由于地域差异、资源禀赋差异等状况使得我国不同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产生差异。在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金融
分享经济作为新型的经济形态本身所具有的有效提升闲置资源的使用效率、活跃社会资源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对酒店住宿业产生了冲击,其对传统的酒店住宿供给的影响也关系到行业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探究影响的来源和作用方式可以帮助业界从业者提出有效地的市场运营策略以及帮助管理部门针对产业的新格局制定合适的监管政策。国外已经出现了一批文献开展了对分享经济平台对传统行业影响的实证研究,而相比分享经济在国内的快速发展
学位
制造业服务化战略是制造企业寻求发展机遇的一种新的模式和潮流,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改革的发展目标,这一要求也顺应着我国制造业升级和转型的经济态势。然而,纵观全球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实施的案例,尽管有不少企业成功转型,但也存在失败的风险。此外,通过对制造业服务化企业绩效的文献研究来看,关于制造业服务化是否能够带来企业绩效的提高,不同学者的研究呈现着截然相反的结论,仍未
对于行业而言,是否具有合理的市场结构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但就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仍存在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一实际情况来看,较低的产业集中度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与此同时,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也逐渐深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企业层面可以直观地看出私募股权投资推动了该行业众多优秀企业成功上市,但从行业层面来看,私募股权投资是否对市场结构产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世界各国对经济发展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形成高度重视的背景下,经历了数次气候大会的举行,各国就共同寻找低碳、绿色的经济发展达成协定。而中国政府早在“十五”规划中就已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等策略与目标,同时也在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制造业技术升级等有助于降低碳排放的措施,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更加确立降低单位GDP排放及绿色发展的目标,而2015年更是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
学位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经历了几十年快速发展,如今累积的问题不断被暴露。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低端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丧失,以价格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空间日益收窄;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进行封锁与隐性保护,“干中学”的模仿再创新效应微弱,制造业出口面临“双向挤压”。因此,突破“低端锁定”格局,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向中高端延伸迫在眉
学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城市商品房价格也随之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房价更是屡创新高,而伴随着高房价的往往是居民生活成本及企业生产营运成本的升高,进而抑制城市居民的其它消费性行为或者企业的生产性投资行为,过高的房价甚至还会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已有不少的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较多相关文献探讨房地产价格背后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另外,除了房价问题成为经
原油作为工业生产的基础能源,其战略地位日益突出。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对原油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原油的稀缺性和短期内的不可替代性,各国都在通过争取国际原油的定价权来巩固其世界地位。而当今全球产业格局的不断调整使得高能耗产业发生转移,发展中国家对原油的进口依赖度不断提升,对原油价格的波动愈发敏感。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对原油的依存度在 2018年攀升至69.8%,可见我国经济对国际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