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0世纪的中国处于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救亡与启蒙的双重需求下,国人展开了对“中国向何处去”的积极探索,最终汇集为三股主要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第一种是以北洋军阀、国民党为政治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企图延续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第二种是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为政治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坚持走和平的改良道路,希望建立一个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发展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三种是以共产党为政治代表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主张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由于近代国际关系下,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可供国人选择的只有两个方案:或者继续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统治,或者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此所谓三条道路、两个中国命运形成的背景和基本要义。
不容忽视的是,救亡与启蒙双重需求下,国人在政治上展开对中国前途命运积极探索的同时,各种社会思潮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纷至踏来,精彩纷呈。不同思潮代表着各异的阶级和利益诉求,在思想文化上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各持己见。而围绕三条道路、两个中国命运的系列论战则在这种政治与思想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
根据历史关联性、历史时期上的完整性、以及研究的价值性等方面的考量,本文选取了辛亥革命时期改良与革命论战、五四时期三次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社会主义之论战、马克思主义对无政府主义之论战)、以及抗战胜利前国共间的论战(三民主义论战、“中国之命运”论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挖掘该系列论战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历史进程,横向比较和分析其阶段特征,进而全局性归结和凝集论战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如何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通过研究发现,围绕三条道路、两个中国命运系列论战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途径,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建构,凝练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品质。而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影响,亦给当今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诸多启示:坚持正确思想导向,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坚持平等对话,在兼容并包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关注民生,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