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微结构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减阻降温技术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uzheng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飞行器的迅速发展,气动加热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和研制的重点研究问题。当飞行器以超声速甚至高超声速飞行时,由于空气的粘性阻滞作用,壁面边界层内具有很大的速度梯度,导致各气流层产生了强烈的摩擦,强烈的气动摩擦使壁面附近的气温急剧升高,而高温气体又不断向飞行器低温壁面传热,进而引起很强的气动加热,有很大的可能致使飞行器的结构外形发生烧蚀、结构强度以及刚度等发生改变,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正常飞行以及安全问题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而近年来微结构减阻技术的研究取得巨大的进步,本文对国内外微结构减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总结,通过对湍流产生机理及近壁面湍流结构模型的分析,从“第二涡群”和“突出高度”理论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微结构减阻的机理,发现大量的试验和实际应用证明了微结构减阻的可行性。本文尝试将微结构技术应用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表面,通过仿真,来研究表面微结构对高超声速气动热的影响。首先,通过二维的模拟仿真,发现直角三角形微结构,以100m/s入口处速度为例,可以将前壁面的平均速度降低到v=15.67m/s,后壁面的平均速度降低到v=24.49m/s,大大减小了壁面摩擦阻力。然后,采用CFD分析软件Fluent对某一型号的飞行器进行了整体气动热的分析,并对比不同飞行马赫数以及飞行环境参数下飞行器的气动热情况。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在舵翼处增加表面微结构,研究了表面微结构的存在对绕流流场特性尤其是近壁面处边界层内流动的影响,进而分析表面微结构对气动加热热流的影响。结果发现增加顺流向贯通微结构的舵翼平均温度为909K,与未增加微结构的933K相比降低了24K,降温率达到2.57%。并通过对比不同尺寸及形状的表面微结构,得到降温效果最佳的微结构为顺流向三角形肋条状贯通微结构。论文所完成的有关表面微结构湍流边界层减阻的机理分析以及数值模拟仿真计算,对将来进一步深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针对EPC物联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随机性时延,剖析了EPC物联网络系统的结构及特点,并建立了EPC物联网络系统的控制模型,其中时滞满足Markov链要求。研究了EPC物联网络控制系统的H
当前,探究中国方案拓展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途径选择这一重大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一,要全面把握其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于彰显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并由
北方地区的建设,正在由成长型(规模化)向成熟型(精细化)迈进作为平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建筑屋顶绿化,是一项需要大力推广的建设项目在地面空间越来越稀缺的现实情况下,向空中要空间
为确保多功能车辆总线MVB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需要采集MVB总线上传输的数据,分析其传输的正确与可靠性。在分析MVB协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IEC61375标准的MVB总线分析仪
以包装机械中常用的外槽轮机构的设计为例,利用Solid Works建立了槽轮机构参数化设计的模型;利用Solid Works中嵌入的COSMOSXpmss插件,对槽轮机构的零件进行应力分析,提高了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算法(IRIS技术)联合锐利核应用于双源CT冠脉支架成像的价值,并且与传统的平均核及FBP技术进行对比及均衡性分析,以探索改进CT冠脉支架成像的方法。材料和方
内痔出血治疗方法很多,但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1]。2005年3月-2008年9月我们采用口服致康胶囊治疗I度和Ⅱ度内痔出血10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
<正>地质找矿工作要取得突破,能力是一个方面,投入是一个方面,机制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个人认为,机制问题是较之能力和投入更重要的问题。因为地质找矿首先要有人去找,要有
会议
电路板形成的磁场天线和电场天线往往是构成整机设备最大的干扰源,会给整机工程师造成很大的困难,同时,设计初期考虑电路板的EMC问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缩短开发
对“以机器为本”、“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这 3种主要的工业设计思想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深入的分析,指出:“以机器为本”的设计思想是许多不良设计的根本原因;“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