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大连市1960-2010年逐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和风速五个主要气象要素值的基本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大连气候的年际时空变化,同时利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对其气候的异常变化和周期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年平均气温以0.27℃/10a的速率显著上升,其中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率最大,可知大连市近几十年气候变暖主要来源于最低气温的贡献,并且从1991年进入异常增暖期,空间上增暖趋势大致呈由南向东北逐渐减弱的态势;降水量基本经历了“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过程,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1972年降水量由偏多向偏少转变,东北和西南地区降幅较大,腹地最小;风速的年际变化在波动中显著下降,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明显减弱,尤其是90年代之后几乎呈线性持续下降,空间上南部和北部为增强区域,但增幅较小,其余各地都为减弱区。此外,大连市气温存在20a、7a和3a左右的周期振荡,降水量是20a、10a和4a左右,风速为25a、10a、7a和3a左右。在此背景下,根据系统之间的动态耦合原理,选取社会、经济、农业和资源环境系统作为大连市气候变化适应度的评价子系统,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2000-2010年气候系统与评价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然后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判定大连气候变化的适应度。结果显示:2000-2010年大连市气候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波动性较大,但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评价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也显著提高,而且两者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0-2010年大连市气候变化的适应度总体上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尤其是从2007年开始,下滑程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