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冠脉中心线追踪方法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状动脉中心线的提取对心血管病的诊断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冠脉结构复杂、不同个体的分支结构差异较大,以及医学图像中存在噪声伪影等问题,目前的冠脉中心线提取算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需要人工交互、图像预处理过程复杂、病变区域提取结果不理想和中心线分支难以提取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的CCTA(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图像冠脉中心线追踪方法。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双路全卷积网络的冠脉中心线种子点检测。在冠脉中心线的追踪算法中,起始种子点的定位十分重要。但是现有的种子点检测方法中存在需要先验知识辅助、检测流程复杂以及检测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自动检测冠脉中心线追踪起始种子点的方法,使用双路全卷积网络模型Deep Medic对冠脉中心线进行分割,在得到“欠分割”结果的基础上,将其中的离散点视为种子点。通过实验证明,分割结果中的离散点分布广泛且与参考中心线重合度高,符合作为种子点的标准。在对比实验中,使用Deep Medic网络分割的Dice系数为0.3003,而使用U-Net与V-Net的Dice系数分别为0.2176和0.2395,证明在使用Deep Medic网络时,种子点的检测效果优于对比方法。(2)基于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冠脉中心线追踪。在当前的中心线追踪算法中,中心线体素点的确定往往只计算了当前区域内的局部特征,并未将更大范围的上下文信息考虑在内。因此我们设计结合了卷积神经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的中心线追踪网络模型,结合局部信息与全局信息来进行中心线的追踪,并基于概率熵值制定了追踪的停止条件。从Deep Medic网络检测的种子点开始逐点追踪,最终实现了完整冠脉中心线的提取。我们使用鹿特丹冠状动脉算法评价框架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整体重合度(Overlap,OV)、首次出现错误时的重合度(Overlap until first error,OF)、临床重要段的重合度(Overlap with the clinically relevant part of the vessel,OT)以及平均距离(Average inside accuracy metric,AI)四个指标分别达到了91.2%、78.9%、93.3%与0.24mm,并且只需要20s即可在测试图像中获得完整的冠脉中心线。与其它中心线提取方法相比,本文所提的方法在准确率、鲁棒性与时间性能上都较好的表现。
其他文献
根据石家庄华电集团供热市场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以基荷热源为基础、多点调峰,多源融合、多能互补"的新型供热体系及具体实施措施,探讨若干影响因素,并提出三点建议
数学课堂教学首先应从兴趣人手,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出发,创设相关问题情境,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学习。其次要把握课堂教学,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还要搭配适当的练习。教师还要
目的:研究分析尿蛋白检验结果的原因,对检验措施进行改进,提升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度。方法:根据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的1128例接受尿蛋白检验的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邓小平人才思想主要包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知人善任、不拘一格几个方面.其人才教育思想主要是提倡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了我国发展教育事业及
CSAMT 的标量测量中常采用共磁道测量方式,即同步观测测量剖面上多个电道信号和垂直测量剖面的一个磁道信号,由此计算各测点的Cagniard 视电阻率.因磁场测量位置的不同,势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