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新剂型,广泛用于感染、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常规治疗和急救。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频发,尤其可引发过敏性休克等严重Ⅰ型过敏反应,严重制约了其临床应用。作为中药注射剂是代表品种,葛根素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的过敏反应问题也十分突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对其过敏反应问题均进行了通报。当前,在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阶段,中药注射剂的Ⅰ型过敏反应检测主要采用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PCA)和主动全身过敏试验(Active Systemic Anaphylaxis, ASA)两种动物模型进行检测;但现有的动物模型灵敏度低、准确性差,检测结果的高阴性率与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存在不一致性。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已成功改进了BN大鼠PCA模型,本研究将应用该模型,对葛根素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的成分进行过敏反应检测,以期筛选出可疑致敏物质;此外,本研究拟将豚鼠回肠收缩运动试验方法引入豚鼠ASA试验中尝试建立豚鼠回肠致敏性检测模型,为中药注射剂临床前过敏反应评价提供新思路。1.应用BN大鼠PCA模型检测葛根素和清开灵注射液的致敏性目的:检测葛根素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的单体、组分提取物、制剂三种水平成分的致敏性,筛选可疑致敏物质。方法:BN大鼠于特定时间致敏、制取抗血清,将抗血清转移至正常大鼠以被动致敏,通过激发并观察皮肤蓝染情况判定过敏反应的发生程度。结果:葛根素蛋白偶联物和金银花蛋白提取物检测结果为阳性,而其他受试物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葛根素与特定蛋白偶联形成全抗原,可能是葛根素注射液引发Ⅰ型过敏反应的原因;而注射液中残余的金银花蛋白成分,则可能是清开灵注射液引发Ⅰ型过敏反应的原因。2.建立豚鼠回肠致敏性检测模型并检测葛根素和清开灵注射液的致敏性目的:建立豚鼠回肠致敏性检测方法,并检测葛根素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的致敏性。方法:Hartley豚鼠按照豚鼠ASA试验致敏方法进行致敏,于特定时间制取离体回肠,加入已选定激发浓度的受试物进行激发,通过观察回肠张力变化情况判定过敏反应的发生程度。结果:成功建立豚鼠回肠致敏性检测模型,应用该模型检测葛根素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致敏性,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豚鼠回肠致敏性检测模型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可与豚鼠ASA试验联合进行以提高过敏反应检测的准确性;该模型未检测到葛根素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的致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