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批判的审美——赫勒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_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西方文明经历了深刻的文化危机,工具理性主义逐渐暴露出与人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张力和冲突。现代性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生存境遇问题,引发了哲学、社会学、美学等各领域的思想家对现代理性主义文化作不同向度的思考。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从东欧各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际出发,继承马克思和卢卡奇的人本主义传统,试图重建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和学术背景下,阿格妮丝·赫勒,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继承和批判了卢卡奇作为文化批判的美学思想,并依据自身特殊的生活经历,以追求人的个体的解放和自由为目标,展开了有独特审美视角的文化批判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跟随其导师卢卡奇,深刻、系统地阐述马克思思想,自觉地建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活动同东欧的社会主义实践紧密地交织在一起。80年代以来,赫勒越来越关注启蒙与现代性批判、后现代政治状况、激进哲学等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主题。赫勒的以人的生存价值为最终目的、以多学科、多领域的批判为手段的审美现代性思想,为社会批判理论、为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实现,都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她独特的思考结构是她区别于其他思想家的一大特色。当然,这并不是说赫勒的思想就是完全合理的、完美的,赫勒的思想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她的努力可以说是对现代性批判的又一开拓性的尝试。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已经成为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河南省是全国人口大省,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随着国内外形式的发展变化,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成为影响河南省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