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各临床阶段慢性HBV感染患者的外周血Tfh、Treg细胞频数及IL-21的水平,探讨外周血Tfh/Treg细胞失衡及IL-21在慢性HBV感染发生、发展及疾病转归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正常者(HC)、14例乙肝病毒携带者(ASC)、5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20例HBV相关肝硬化患者(HBV-LC)、24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ACLF)外周血Tfh细胞和Treg细胞频率,并计算Tfh/Treg比值。比较五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分析上述指标与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及HBV-DNA、PT、MELD的相关性。2.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21水平。分析五组之间IL-21水平的差异及其与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及HBV-DNA、PT、MELD的相关性。结果:1.Tfh细胞频率在HC、ASC组、CHB组、HBC-LC组和ACLF组中依次升高(χ2=45.827,P<0.001)。五组间两两比较,除了HC组和ASC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74,P=0.439),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reg细胞频率在五组中逐渐呈升高趋势(χ2=5.747,P=0.219),但整体无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中,仅HC组与CHB组、ACLF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2.122,P=0.034;Z=-2.241,P=0.025);Tfh/Treg比率在五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中,仅HC组与HBV-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9,P=0.039)。外周血Tfh细胞频率与TBIL、DBIL、AST、ALB、Tfh/Treg比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外周血Treg与TBIL、DBIL和Tfh/Treg比率呈正相关,Tfh/Treg比率与上述临床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2.亚组分析结果:CHB组内HBeAg阳性组Tfh细胞频率较HBe Ag阴性组明显降低(P<0.05),Treg细胞频率和Tfh/Treg比率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HBV-LC组各并发症中三者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而ACLF组内生存组和死亡组Tfh细胞较HC组均明显升高(P<0.01),但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Treg细胞在死亡组、生存组和HC组依次降低(P<0.05),但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Tfh/Treg比率在死亡组、生存组、HC组逐渐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五组间IL-21水平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中,仅HC组与AC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IL-21与Tfh、Treg细胞频数、Tfh/Treg比率及临床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4.ACLF组患者在发病后经2周综合治疗后进行治疗前后比较:ACLF治疗后组Tfh频率和Tfh/Treg比率较治疗前组降低(P<0.01),而Treg水平在治疗后较治疗前稍升高(P>0.05),IL-21在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Tfh/Treg比率在慢性HBV感染的各个临床阶段呈不同程度失衡,随着病情的进展,Treg/Tfh失衡的程度越明显,表明Tfh/Treg比率的失衡在慢性HBV感染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起了一定的作用,而且外周血Tfh细胞在Tfh/Treg失衡中起了主导作用。Tfh细胞和IL-21不同程度参与慢性HBV感染各阶段的致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