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Docetaxel, Doc)对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体内外作用及耐药的可能相关机制,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的进一步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1.选对数生长期的PC-3细胞,用含0.1umol/L Doc的完全培养基作用24小时后,筛选耐药细胞,再更换新鲜完全培养基和含0.1umol/L Doc的完全培养基反复交替培养至0.1umol/L Doc对PC-3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完成筛选培养耐药细胞株PC-3/Doc。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CD133+细胞比例的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Oct4蛋白的表达变化。2.建立前列腺癌PC-3细胞株裸鼠荷瘤移植瘤模型。分别将成瘤的10只实验裸鼠以每组5只随机分为两组,Doc组:给予尾静脉注射10mg/kg Doc+溶剂处理,每周1次,共4周。对照组:同时尾静脉注射等剂量的Doc溶剂,每周1次,共4周。每日观察裸鼠的一般生存情况,并通过测量裸鼠肿瘤的体积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图。用药4周后,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测量肿瘤组织的体积和重量。计算肿瘤抑制率。分别用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检测裸鼠肿瘤组织中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Oct4蛋白表达水平。探讨Doc对体内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耐药的相关机制。结果:1.成功筛选培养耐多西紫杉醇的前列腺癌PC-3/Doc细胞群,与PC-3细胞群相比,流式细胞仪检测PC-3/Doc细胞群中CD133+肿瘤干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PC-3/Doc细胞中Oct4蛋白表达上调(P<0.05)。2.成功建立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裸鼠移植瘤中,Doc治疗组瘤体的体积及重量明显下降(P<0.05),但瘤体未完全消失。与对照组相比,Doc组HE染色肿瘤细胞凋亡较明显,免疫组化结果示肿瘤组织中CD133和Oct4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1.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PC-3耐药细胞株中富集了CD133+肿瘤干细胞。与亲代细胞相比,其Oct4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可能与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的耐药性有关。2.Doc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降低肿瘤的体积及重量,但瘤体未完全消失。剩余瘤体中CD133和Oct4蛋白的表达上调,可能与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的耐药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