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蓬勃产生。新的知识观反对将知识看作一成不变的真理,也反对知识对人的脱离,认为知识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显性知识,还包括未编码的隐性知识。而新的学习观反对片面的接受学习和机械灌输,主张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探究性,提倡研究性学习。隐性知识所具有的内隐性、个体性特征使之需要不断地生成转化,才能实现更大的效用,而研究性学习效果的实现也有赖于个体的内在资源的支撑。结合两者的内在特性分析可知,隐性知识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部资源,而研究性学习是隐性知识生成与转化的重要手段。那如何利用研究性学习来优化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转化是教育教学管理面临的新课题。本研究的问题的解决通过四个方面来展开。首先对研究性学习和隐性知识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理论启示,证实了隐性知识与研究性学习的紧密联系。其次揭示在研究性学习中优化隐性知识生成与转化的教育价值,展示了在研究性学习中实现隐性知识生成与转化要达到的目标,即“实现素质教育、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实现生本教育、加强学生主体地位”等。第三是分析在研究性学习中进行隐性知识生成转化的前提条件,现状调查显示学校教师与学生对隐性知识并不陌生,只是关注不充分,表明优化学生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转化有重要的现实基础和必要性。而对研究性学习特性的分析也表明了这种生成与转化的可行性。第四是设计方案措施,隐性知识的生成与转化是一个复杂问题,本文综合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从优化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环境、利用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完善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科学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任务四个方面提出了各种手段和措施,从而促进学生隐性知识的生成转化与共享,降低隐性知识在自然状态下生成转化的局限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