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云老师学术思想的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粉刺理论方药的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784582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彤云老师,1921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陈树人先生以善治温热病而闻名。受家父熏陶,陈彤云老师自幼爱好中医,喜欢旁听父亲带徒时讲解中医经典著作、本草汤头等。她是家中独女,父亲很重视对女儿全方面地培养,不但要求她背诵《论语》、《左传》、《孟子》,还督促她练习书法,修习良好的品行。既在中医药方面给予潜移默化的影响,又希望她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教育,因此将其送至当时著名的教会学校--贝满女中读书。在那里陈彤云老师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并系统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英语。贝满女中严谨的校风,新颖的课程设置使陈彤云老师在道德品行、知识底蕴、文化修养等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中学毕业后,她又考取了辅仁大学,继续深造。在读书期间,对中医的喜爱使她每遇闲暇假日。仍随父临证抄方。在父辈地力主下,成年后的陈彤云老师与另一著名中医世家哈家后代哈玉民结为伉俪。婚后随公公哈锐川攻习皮外科,开始正式涉足医道。哈翁医道超群,以擅治皮外疾病名震京城。每日哈翁应诊,她必伺其左右,力学数载,尽得真传。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年陈彤云老师考取了行医执照,和丈夫哈玉民共同承袭了哈家的医业,开始独立行医,成为当时京城为数不多的有执业资格的中医外科女医生。1951年陈彤云老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丈夫毅然关闭自家红火的诊所,投入到中医教育事业中,以传道授业解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中医人才。在中医学校工作的同时,系统学习了中西医基础理论。1966年陈彤云老师调至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工作,在此期间又得到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指点,皮肤科成立后,即随赵老从事皮肤科的临床工作。   陈彤云老师学术思想的形成深受家父及哈锐川、赵炳南两位著名疡医之传承的影响。家父在温病方面的造诣,使常年伴其左右、耳濡目染的陈彤云老师,对热性病理解深刻,善用寒凉药。而其皮外科方面的学术渊源则要追溯到19世纪末著名的疡医丁德恩、哈锐川、赵炳南。丁氏崇尚医道,喜欢疡科,曾开设“得善医室”行医,治疗各种皮外科疾病。他推崇《外科正宗》,能够全书背诵。著有《德善医室疡科效方》,门下多名弟子日后多成为名医,其中就有对陈彤云老师走上皮外科专业影响重大的哈锐川、赵炳南。哈翁锐川与陈老家父是好友,是当时著名的疡医,在治疗理念上,不拘泥于“痈疽原是火毒生”的传统观念,主张要留心“气血偏虚一分,毒邪内侵一寸”的变化;还根据多年治疗疮疡、皮肤疾病的临床经验,发展完善了中医的外科措施。赵炳南老先生,治学严谨,自幼刻苦研读了数十部中医学名著,其认真、刻苦的态度深受师傅丁德恩赏识,赵老也不负期望,尽得丁老医技的真传。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对皮肤科、外科顽癣、恶疮等独特的治疗方法。陈彤云老师在继承哈、赵二位大师皮外科治疗经验的同时,通过自身的临床实践,临床经验、医术日渐丰富、精湛,并逐渐摸索出自己对于皮肤病辨治方面的特色。   另一方面,陈彤云老师亦熟读经典,中医理论基础扎实。《黄帝内经》的整体观、脏腑辨证、病机十九条;《温病条辨》的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辨舌验齿、辨斑疹自()、辨脉象,辨常见症状、辨体质等诊断方法;《刘涓子鬼遗方》中对痈疽的分类、细化分型以及认识到某些疾病的预后常与治疗是否及时有关;《外科正宗》“力证最详,论治最精”,该书重视脾胃,认为“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疡科心得集》将温病学理论引进外科领域,以温病三焦学说为借鉴,将疮疡分为上部、中部、下部,并以温病卫气营血学说为指导,推荐运用犀角地黄汤、安官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具有开窍醒神之品治疗疽毒内陷、疔疮走黄等重症,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这种观点直至现今仍对外科临床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这些经典论著的研习,使陈彤云老师在治疗皮外科疾病方面的学术思想体系逐渐形成,并有了长足的发展。   陈彤云老师学术思想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重视人与自然、气候、环境、四时的协调统一关系;重视皮肤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内在联系。认为皮肤病不仅仅是皮毛之疾,更是脏腑,气血的生理、病理在皮肤上的反应,即“有诸内必形诸外”。临证四诊合参,尤重舌诊。重视望闻间切四诊合参,但也善于抓住重点。在皮损表现、舌苔、脉象的综合辨证上出现不同时,陈彤云老师更加重视舌苔的表现。陈老常言:“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苔是胃之气”,认为观舌可判断外邪之轻重、正邪之消长和病势的进退以及胃气的存复情况。这也是整体观的一个体现。第二重视脏腑辨证;注重补肾、顾护胃气。强调中焦为枢,重视胃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临证十分重视患者的年龄和体质,在应用清热苦寒药物的同时,注意使用培补脾土、健脾渗湿、燥湿利湿之品,以顾护中焦,扶正祛邪。第三主张“师古而不泥于古,师古更要创新”。倡导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凭借自己掌握的传统中药制剂工艺、方法,依据现代医学对中药的药理学研究成果,大胆进行重要传统制剂的剂型改革、创新,研制出“祛斑霜”、“祛斑增白面膜”、“痤疮面膜”、“痤疮霜”等系列产品,使中药外用制剂既保持了中药特有的疗效,又克服了传统制剂粗糙、油污、色深、味重的缺点。第四重视养生保健.推崇“治未病”,赞同《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论思想,并身体力行,保持平和心态、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结构,以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健康、快乐地生活。   通过三年的跟师临诊学习,归纳总结了陈彤云老师在粉刺、黧黑斑、白疙、湿疮、风瘙痒、瘾疹、酒渣鼻等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方面的特色。陈彤云老师在粉刺的治疗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有口皆碑。故在本文第三部分,就其在粉刺一病的理法方药方面的学术思想做了较全面的整理、总结,分析。通过搜集、整理陈彤云老师诊治的粉刺病患的门诊病历资料、处方,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归纳、分析,探求陈彤云老师对粉刺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分型的特点,理法的规律性,遣方用药的特色。得出结论:陈彤云老师认为火热之邪是本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不节以及情志内伤是本病病机之关键;以“清”为法,包括清肺热、平胃热、利肠湿,泻肝火;在《内经》、《温病条辨》的理论基础上将本病辨证分为肺胃湿热、脾虚湿盛、痰湿凝结三证;并重视整体观、脏腑及气血辨证,将本病定位在肺、脾、肝三脏;通过对处方中药味的统计分析,总结出陈彤云老师治疗本病的基础方剂组成;方以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加减而成,主要药味有茵陈、连翘、野菊花、丹参、黄柏、黄连、虎杖、百部;药味选择方面以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泻火药味为主;常用药味在性味归经方面以苦,甘、寒、辛主,以入肺经、脾胃经、肝经为主,完全对应了其将本病定位于肺、脾、肝的学术思想。   综上所述,全文系统回顾了陈彤云老师的从医经历,探寻指导老师学术思想渊源以及学术思想形成的过程,较为全面地整理、总结了陈彤云老师在皮肤科领域的学术思想,并通过对陈彤云老师治疗黧黑斑、白疤、湿疮、风瘙痒、瘾疹、酒渣鼻等皮肤科常见疾病的辨治用药特色方面的归纳、总结,对其临证恩辨的特点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进行了诠释。最后以陈彤云老师擅治病种之一--粉刺为研究主体,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出其在辨治粉刺病之理法方药四方面的学术特色。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转型,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始意识到“树人”不仅靠“育才”,更靠“立德”,职业教育只有更好地兼顾技能教育与人格教育,才能为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做足功课”。但许多学校对于德育的认知还停留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说教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上。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传授的“宝贵兵法”,一语中的,引人思考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  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其唾液SIgA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探讨RRTI患儿中医证型与唾液SIgA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关系,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本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要】预设是指“说话人对表达话语含义的语境所作的设想”。语用预设可以在简洁英语新闻标题的同时增加标题的信息量,通过幽默讽刺却不失内涵的标题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受关注度。语用预设在设计、分析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实现形式、信息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用预设;英语新闻;标题    预设及语用预设  对预设的研究起源于哲学界。首先对预设进行认真研究的是近代德国哲学家Frege(1848-1
目的:验证腕踝针特殊的皮下浅刺针法对急性腰痛的止痛效应是否具有特异性。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90例门诊急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以腕踝针皮下浅刺针
王仁亭此幅书法,形式新颖,采用大字小字互补制式,整幅作品布局合理。大字处显著位置,点明主旨;小字为大字的注释内容,全部楷体构成。小字部分采用界格,行距大而字距小,落穷款
目的:通过比较配伍桂枝、或配伍肉桂或不配伍桂枝肉桂对桃核承气汤作用于热瘀证动物模型药效的不同,来为桃核承气汤中当用桂枝还是肉桂的学术争议提供实验层面的依据。  方法
目的:观察三拗片治疗感染后咳嗽风寒袭肺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予口服三拗片治疗,对
韩愈 《原道》 有云: “博爱之谓仁, 行而宜之之谓义, 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 作为一名教师, 能带给学生什么? 需要带给学生什么? 虽已从教十余年,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