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彤云老师,1921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陈树人先生以善治温热病而闻名。受家父熏陶,陈彤云老师自幼爱好中医,喜欢旁听父亲带徒时讲解中医经典著作、本草汤头等。她是家中独女,父亲很重视对女儿全方面地培养,不但要求她背诵《论语》、《左传》、《孟子》,还督促她练习书法,修习良好的品行。既在中医药方面给予潜移默化的影响,又希望她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教育,因此将其送至当时著名的教会学校--贝满女中读书。在那里陈彤云老师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并系统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英语。贝满女中严谨的校风,新颖的课程设置使陈彤云老师在道德品行、知识底蕴、文化修养等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中学毕业后,她又考取了辅仁大学,继续深造。在读书期间,对中医的喜爱使她每遇闲暇假日。仍随父临证抄方。在父辈地力主下,成年后的陈彤云老师与另一著名中医世家哈家后代哈玉民结为伉俪。婚后随公公哈锐川攻习皮外科,开始正式涉足医道。哈翁医道超群,以擅治皮外疾病名震京城。每日哈翁应诊,她必伺其左右,力学数载,尽得真传。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年陈彤云老师考取了行医执照,和丈夫哈玉民共同承袭了哈家的医业,开始独立行医,成为当时京城为数不多的有执业资格的中医外科女医生。1951年陈彤云老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丈夫毅然关闭自家红火的诊所,投入到中医教育事业中,以传道授业解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中医人才。在中医学校工作的同时,系统学习了中西医基础理论。1966年陈彤云老师调至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工作,在此期间又得到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指点,皮肤科成立后,即随赵老从事皮肤科的临床工作。
陈彤云老师学术思想的形成深受家父及哈锐川、赵炳南两位著名疡医之传承的影响。家父在温病方面的造诣,使常年伴其左右、耳濡目染的陈彤云老师,对热性病理解深刻,善用寒凉药。而其皮外科方面的学术渊源则要追溯到19世纪末著名的疡医丁德恩、哈锐川、赵炳南。丁氏崇尚医道,喜欢疡科,曾开设“得善医室”行医,治疗各种皮外科疾病。他推崇《外科正宗》,能够全书背诵。著有《德善医室疡科效方》,门下多名弟子日后多成为名医,其中就有对陈彤云老师走上皮外科专业影响重大的哈锐川、赵炳南。哈翁锐川与陈老家父是好友,是当时著名的疡医,在治疗理念上,不拘泥于“痈疽原是火毒生”的传统观念,主张要留心“气血偏虚一分,毒邪内侵一寸”的变化;还根据多年治疗疮疡、皮肤疾病的临床经验,发展完善了中医的外科措施。赵炳南老先生,治学严谨,自幼刻苦研读了数十部中医学名著,其认真、刻苦的态度深受师傅丁德恩赏识,赵老也不负期望,尽得丁老医技的真传。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对皮肤科、外科顽癣、恶疮等独特的治疗方法。陈彤云老师在继承哈、赵二位大师皮外科治疗经验的同时,通过自身的临床实践,临床经验、医术日渐丰富、精湛,并逐渐摸索出自己对于皮肤病辨治方面的特色。
另一方面,陈彤云老师亦熟读经典,中医理论基础扎实。《黄帝内经》的整体观、脏腑辨证、病机十九条;《温病条辨》的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辨舌验齿、辨斑疹自()、辨脉象,辨常见症状、辨体质等诊断方法;《刘涓子鬼遗方》中对痈疽的分类、细化分型以及认识到某些疾病的预后常与治疗是否及时有关;《外科正宗》“力证最详,论治最精”,该书重视脾胃,认为“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疡科心得集》将温病学理论引进外科领域,以温病三焦学说为借鉴,将疮疡分为上部、中部、下部,并以温病卫气营血学说为指导,推荐运用犀角地黄汤、安官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具有开窍醒神之品治疗疽毒内陷、疔疮走黄等重症,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这种观点直至现今仍对外科临床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这些经典论著的研习,使陈彤云老师在治疗皮外科疾病方面的学术思想体系逐渐形成,并有了长足的发展。
陈彤云老师学术思想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重视人与自然、气候、环境、四时的协调统一关系;重视皮肤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内在联系。认为皮肤病不仅仅是皮毛之疾,更是脏腑,气血的生理、病理在皮肤上的反应,即“有诸内必形诸外”。临证四诊合参,尤重舌诊。重视望闻间切四诊合参,但也善于抓住重点。在皮损表现、舌苔、脉象的综合辨证上出现不同时,陈彤云老师更加重视舌苔的表现。陈老常言:“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苔是胃之气”,认为观舌可判断外邪之轻重、正邪之消长和病势的进退以及胃气的存复情况。这也是整体观的一个体现。第二重视脏腑辨证;注重补肾、顾护胃气。强调中焦为枢,重视胃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临证十分重视患者的年龄和体质,在应用清热苦寒药物的同时,注意使用培补脾土、健脾渗湿、燥湿利湿之品,以顾护中焦,扶正祛邪。第三主张“师古而不泥于古,师古更要创新”。倡导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凭借自己掌握的传统中药制剂工艺、方法,依据现代医学对中药的药理学研究成果,大胆进行重要传统制剂的剂型改革、创新,研制出“祛斑霜”、“祛斑增白面膜”、“痤疮面膜”、“痤疮霜”等系列产品,使中药外用制剂既保持了中药特有的疗效,又克服了传统制剂粗糙、油污、色深、味重的缺点。第四重视养生保健.推崇“治未病”,赞同《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论思想,并身体力行,保持平和心态、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结构,以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健康、快乐地生活。
通过三年的跟师临诊学习,归纳总结了陈彤云老师在粉刺、黧黑斑、白疙、湿疮、风瘙痒、瘾疹、酒渣鼻等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方面的特色。陈彤云老师在粉刺的治疗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有口皆碑。故在本文第三部分,就其在粉刺一病的理法方药方面的学术思想做了较全面的整理、总结,分析。通过搜集、整理陈彤云老师诊治的粉刺病患的门诊病历资料、处方,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归纳、分析,探求陈彤云老师对粉刺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分型的特点,理法的规律性,遣方用药的特色。得出结论:陈彤云老师认为火热之邪是本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不节以及情志内伤是本病病机之关键;以“清”为法,包括清肺热、平胃热、利肠湿,泻肝火;在《内经》、《温病条辨》的理论基础上将本病辨证分为肺胃湿热、脾虚湿盛、痰湿凝结三证;并重视整体观、脏腑及气血辨证,将本病定位在肺、脾、肝三脏;通过对处方中药味的统计分析,总结出陈彤云老师治疗本病的基础方剂组成;方以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加减而成,主要药味有茵陈、连翘、野菊花、丹参、黄柏、黄连、虎杖、百部;药味选择方面以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泻火药味为主;常用药味在性味归经方面以苦,甘、寒、辛主,以入肺经、脾胃经、肝经为主,完全对应了其将本病定位于肺、脾、肝的学术思想。
综上所述,全文系统回顾了陈彤云老师的从医经历,探寻指导老师学术思想渊源以及学术思想形成的过程,较为全面地整理、总结了陈彤云老师在皮肤科领域的学术思想,并通过对陈彤云老师治疗黧黑斑、白疤、湿疮、风瘙痒、瘾疹、酒渣鼻等皮肤科常见疾病的辨治用药特色方面的归纳、总结,对其临证恩辨的特点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进行了诠释。最后以陈彤云老师擅治病种之一--粉刺为研究主体,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出其在辨治粉刺病之理法方药四方面的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