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得到了蓬勃发展,给西方的商业银行乃至世界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间业务以其成本低、收益高,对风险资本的占用少的特点,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收益和发展动力,而且起到了开发客户、稳定客户、促进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发展的作用。发展至今,在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中,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一起已成为三大业务支柱。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各商业银行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纷纷在中间业务领域大展身手,并推出了差异化产品,保函业务作为一项颇具发展潜力的中间业务,有适用行业广阔,条款设计灵活的特点,可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引起各商业银行的重视。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现实情况:
一方面,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尤其是内陆地区的商业银行,以及一些外贸、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对银行保函这一信用形式的作用、功能、风险以及业务处理方式仍然非常陌生。商业银行对于保函业务的风险点不甚了解,将会给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过低地评估风险,会给商业银行带来资金损失的可能;过高地评估风险,由于惧怕风险而执意不愿提供担保,将会使商业银行流失业务机会,减少利润来源,也使商业交易由于没有书面保证而无法顺利达成;外贸、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对保函的概念理解不清,常常认为保函仅是“一纸公文”,随意的答应国外受益人的要求,将增大使自己蒙受损失的可能。这些都反映了目前银行保函业务在国内被认知程度不高的现象。
另一方面,银行保函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是很长,各商业银行对其重视程度高低不一,对于银行保函的研究,相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其他业务产品是相对薄弱的环节。
综上,本文选择银行保函业务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在前人理论总结和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对银行保函业务的研究有所创新和发展,并使更多的商业银行和企业认识保函业务,了解到保函业务的重要性。
本文从银行保函的产生背景和基本概念讲起,论述了商业银行开展保函业务的必要性,分析了商业银行开展保函业务中可能面临到的各类风险,提出了风险管理办法,在最后指出保函业务发展面临的担保立法和外汇管理政策滞后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对银行保函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做了概括性介绍,根据分类方式的不同,着重介绍了投标、履约、预付款保函,境内保函与境外保函,从属性保函与独立性保函等,为读者对下文的理解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从历史发展及中西方银行对比的角度,阐述了中间业务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根据银行保函业务与其他中间业务品种的比较优势结合银行保函业务自身特点,说明银行保函业务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总结了银行保函业务对于微观经济主体、对于国际贸易、对于利用外资乃至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阐明了在我国开展银行保函业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章,对商业银行开展保函业务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了归纳分析。由于保函业务涉及当事人较多,牵涉面较广,涉及到法律、财务、会计、国际贸易等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产生的风险也就不尽相同。本文作者结合自己接触到的实际案例,分别从商业银行开展保函业务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章,作者首先结合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念,阐述风险管理的意义。其次结合风险管理理论提出了银行保函业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第五章,作者从一名商业银行保函业务从业人员的角度,提出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保函业务面临的担保立法滞后和外汇管理政策滞后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引发相关立法部门及监管部门的重视和思考。
综上,本文是作者多年业务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希望能给商业银行、企业,以及相关立法和监管部门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