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认同即个体认为某种职业角色与自我具有同一性,是个体逐渐从成长经历中发展起来的自我在职业世界中的定位。作为个体择业、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内在根据和主观依据,职业认同对于个体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大学时期是个体职业认同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学经历是这一时期个体职业认同建构的主要意义来源,学生和高校在学习经历中的参与和投入,是作用于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立足于教育学视角,探讨如何以学习性投入为载体,发挥高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引导作用,影响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发展与形成,可以为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发展提供更为适切的教育支持。本研究以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问题为切入点,以学生发展与大学影响力理论、认同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借助文献分析、理论探讨、质性访谈和量化调查相补充的研究方法,围绕着学习性投入对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的影响作用这一主线,对大学生职业认同及其发展的本质、学习性投入作用于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内在逻辑、学习性投入对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的引导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利用高等教育手段促进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首先,本研究对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内涵进行了再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厘清了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发展本质,继而对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发展机理进行了深入解读。本研究认为,大学生职业认同是大学生通过参与和投入到学习经历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视自我与某种职业角色具有同一性的态度,是大学生对未来可能自我在职业世界中的定位。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实质上是大学生不断将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在认知、行为和情感上与自我进行统整、融合的动态过程,大学经历是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的建构性动力。其次,本研究对学习性投入与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先是借助文献分析和质性访谈,识别出作用于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的学习性投入要素,随后分析了职业自我效能在学习性投入影响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依此搭建起了变量间的理论模型。进一步地,借助现有成熟学习性投入量表、职业自我效能量表和本研究自行设计的《大学生职业认同程度问卷》,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和影响路径,从而揭示出学习性投入对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机制,以及职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的引导策略,以期为有效促进我国大学生职业认同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