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有机结合是当今中医在临床中进行辨治的主要模式之一。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丰富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医药传承的形式之一,中医古籍承载了历代医家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是中医学不断发展的源泉。面对新发疾病和中医治疗有特色的病种,中西医理论体系和病名的差异是中医临床借鉴中医古籍筛选治疗方案的严重障碍,并对有效地利用古代医家宝贵的诊治思路和经验带来重大的阻碍。为解决当今中医临床面对新发疾病和优势病种采用西医病名而不能有效利用中医古籍疾病诊疗经验的难题,本文尝试以病毒性肝炎为例,研究基于西医病名挖掘中医古文献与疾病认识的方法,以具有统计学依据的病毒性肝炎症状组以及疾病自然史特点关联病毒性肝炎与明清“黄疸”范畴的相关病证,建立相关文献数据库,从而对明清医家治疗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诊治经验进行挖掘。另外,结合现代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和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反向分析从明清医籍中挖掘出的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诊治经验,对明清古籍中病毒性肝炎相关病症的用药规律进行进一步的解析。一、研究目的、范围和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病毒性肝炎为例,研究基于西医病名挖掘中医古籍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病毒性肝炎相关诊治知识,为当今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本文以明清时期“黄疸”范畴的中医古籍为研究范围,基于现代对病毒性肝炎症状组和疾病自然史的统计调查,建立病毒性肝炎与明清“黄疸”范畴相关病证之间的关联。运用文献学、史学的方法搜集明清时期的中医古籍,并以关联为基础筛选明清时期病毒性肝炎相关的中医古籍,建立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医案数据库和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文献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进行频数、相关性和聚类等统计学方法的分析,本文对明清医家治疗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诊治经验进行了挖掘。另外,搜集1995年~2012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抗乙肝病毒的研究,系统分析中药及其提取物抗乙肝病毒的活性,结合现代中医临床治疗乙肝临床报道的Meta结果,反向分析从明清时期的医籍中挖掘出的病毒性肝炎相关病症诊治知识,对明清古籍中病毒性肝炎类似病症的用药规律进行进一步的解析。二、研究结果1.以病毒性肝炎为例建立了基于西医病名挖掘古代文献相关中医诊疗经验的方法:(1)首先,依据客观症状建立中西医疾病之关联。即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搜索某西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症状学调查,以获得经统计得到的该病典型症状;对照现有的该西医病的中医辨证标准中的典型症状,将两项典型症状重合者作为主要症状,其他症状作为次要症状,以此制定古籍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该西医病的古籍文献。例如本研究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搜索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症状学调查。以甲肝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代表,慢性乙肝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代表,统计文献中报道的各类症状的患者比例,选择患者比例大于50%的症状作为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同时,根据《病毒性肝炎辨证标准》中形成的专家共识,提炼“标准”中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对临床统计和专家共识共同具备的典型症状作为主要症状,其他症状作为次要症状制定古籍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病毒性肝炎相关的古籍文献;(2)其次,依据西医疾病自然史特点建立中西医疾病之关联。即找出该西医疾病自然史中的突出特点,再从古籍中筛选同时记载这些特点的文献。例如本研究以病毒性肝炎疾病自然史中“黄疸”和“传染性”这两个突出的特点,从古籍中筛选同时记载这两个特点的文献;(3)最后,通过古今术语转换,对入选的文献进行标准化,并录入数据库,用SPSS软件对数据库进行频数、相关和聚类等分析,对入选古籍文献中用药规律以及药物与该西医病相关症状之间、病因病机与症状之间、病因病机与药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挖掘。例如,病毒性肝炎相关症状“尿黄”、“发热”和“阳痿”分别与“湿热发黄”、“外感发黄”和“劳伤发黄”显著相关;与症状“尿黄”聚类或显著相关的药物几乎全部与“湿热发黄”显著相关,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与症状“发热”显著相关的药物均具有清热或解表的功效;与症状“阳痿”聚类或显著相关的药物几乎全部具有补虚的功效。聚类和相关性分析表明茵陈五苓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和竹叶石膏汤是明清医家治疗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常用方剂,大黄是治疗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典型药物。2.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文献中医诊治经验的挖掘结果:(1)以症状为关联,从明清医案中筛选出211则医案建立数据库。频数分析表明病毒性肝炎相关医案中记载最多的症状是黄疸、腹胀和尿黄;病机主要可分为湿热发黄、寒湿发黄、蓄血发黄、劳伤发黄和外感发黄;高频药物(频次>20)主要由利水渗湿药和清热药组成,低频药物(频次>5,<20)主要由补虚药组成。聚类和相关性分析表明茵陈五苓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和竹叶石膏汤是医案中的常用方剂,并且与症状“乏力”聚为一类的药物全部为补虚药,聚类并相关的药物为人参;与症状“尿黄”、“便秘”聚为一类的药物全部为清热药,聚类并相关的药物为大黄、黄柏、栀子;与“腹胀”聚为一类的药物主要为理气化湿、消食药,聚类并相关的药物为厚朴和大腹皮;与“胁痛”聚为一类的药物主要为化痰药,聚类并相关的药物为半夏和旋覆花;与“阳痿”聚为一类的药物全部具有补肾的功效,聚类并相关的药物为杜仲和菟丝子。与“湿热发黄”病机显著相关的药物全部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相关且聚类的药物为黄芩、黄连;与“寒湿发黄”病机显著相关的药物除大腹皮外,全部具有温阳补虚的功效,相关且聚类的药物为附子、肉桂;与“劳伤发黄”病机显著相关的药物除生姜外,全部具有补虚的功效,相关且聚类的药物是黄芪、白芍;与“蓄血发黄”病机显著相关的药物主要有活血、补血的功效,相关且聚类的药物为炮姜、当归。医案数据库中症状、病机与药物的相关性和聚类分析表明明清医家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病机分析直接与用药相关。另外,病毒性肝炎的某些典型症状对病机的分析有重要的作用。从典型症状推测疾病的病机,可对辨证用药提供重要的依据。(2)以病毒性肝炎疾病自然史中“黄疸”和“传染性”这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找到散在于26部明清医籍的57则相关文献,建立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文献数据库。频数分析表明频次较高的药物为茵陈、栀子和大黄;药物按药物四性分类,出现频次最高的为寒性药和温性药;按照五味分类,出现频次最高的为苦味、辛味和淡味药;按照功效分类,出现频次最高的为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药物的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以及文献所载方剂名称的统计分析均表明,明清医家对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所用的方剂主要包括茵陈蒿汤、小柴胡汤和茵陈五苓散。药物的聚类分析提示明清医家认为大黄在治疗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中有重要的作用。3.运用现代中药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及慢性乙肝临床报答的Meta分析反向研究明清病毒性肝炎相关文献中的用药规律:系统分析1995年~2012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抗乙肝病毒的研究,建立数据库,对这些药物及其提取物按照抗乙肝病毒的活性进行排序。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116项中药在细胞模型抗乙肝病毒研究和31项中药在动物模型抗乙肝病毒研究中,以HBV DNA、HBV HBeAg和HBV HBsAg水平为检测指标,从76种中药里找出18种中药的提取物在HepG2.2.15细胞模型中表现了较强的抗乙肝病毒活性,12种中药的提取物在鸭乙肝病毒动物模型中表现出较强的抑制鸭乙肝病毒的活性;大黄和黄芩的提取物在HepG2.2.15细胞模型和鸭乙肝病毒动物模型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对具有较强抗乙肝病毒活性中药的功效分析发现,抗乙肝病毒作用最强的药物主要为清热药,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大黄、黄芩、柴胡表现出较强的直接抗乙肝病毒的活性,并在明清时期病毒性肝炎相关医案及现代乙肝治疗中使用频次较高,且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对纳入Meta分析的230项中医临床治疗慢性乙肝临床报道用药的研究发现,补虚药出现的频次是清热药出现频次的1.7倍。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医案数据库的聚类分析表明与劳伤发黄病机聚类的药物几乎全部为补虚药,同时,补虚药与湿热发黄病机显著负相关。与此相应,中药抗乙肝病毒实验研究系统分析发现补虚药表现出较低的直接抗乙肝病毒的活性,这些结果提示补虚药对乙肝的治疗可能通过间接的抗乙肝病毒作用进行。三、本文的创新点表现在:1.以病毒性肝炎为例建立基于西医病名对中医古籍中相关诊治经验进行挖掘的方法。2.以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和症状学统计为基础,建立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医案数据库,挖掘明清医家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诊治经验。3.以病毒性肝炎疾病自然史为基础,建立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明清文献数据库,挖掘明清医家对有传染性特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诊治经验。4.系统分析1995年~2012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抗乙肝病毒的研究,并对这些药物及其提取物按照抗乙肝病毒的活性进行排序。结合现代中医临床治疗乙肝临床报道的Meta结果反向分析从明清时期的医籍中挖掘出的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诊治经验,并进一步解析明清医家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用药规律。同时也验证了本研究所制定的基于西医病名对中医古籍中相关诊治经验进行挖掘的方法是科学的。本文以病毒性肝炎为例,建立了基于西医病名从中医古籍中挖掘相关诊治经验的方法,并对总结明清医家治疗相关病证的诊治经验提供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为现代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诊疗提供参考。在新发疾病突发时,这种方法可用于挖掘中医古文献中相关疾病的诊治经验,为中医专家组制定相关的诊治方案提供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并为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备选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