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红黏土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殊土壤,由于其胀缩性、裂隙性等特殊性质,从而诱发边坡失稳、地基不均匀沉降、道路开裂和防水屏障渗漏等一系列工程问题。本文以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工程物探试验场区的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利用选择性溶解法去除其胶体氧化物,然后人工培育胶体氧化物于土样中。通过研究不同土样的基本物理特性、宏观力学表现、微观结构特征的差异,分析了胶体氧化物含量对红黏土宏观力学表现及微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黏土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殊土壤,由于其胀缩性、裂隙性等特殊性质,从而诱发边坡失稳、地基不均匀沉降、道路开裂和防水屏障渗漏等一系列工程问题。本文以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工程物探试验场区的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利用选择性溶解法去除其胶体氧化物,然后人工培育胶体氧化物于土样中。通过研究不同土样的基本物理特性、宏观力学表现、微观结构特征的差异,分析了胶体氧化物含量对红黏土宏观力学表现及微观结构特征的影响规律,解释了胶体氧化物对红黏土的微观作用机理,揭示了胶体氧化物在红黏土宏观强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研究如下:(1)由土工标准试验结果可知,去除胶体氧化物之后,其比重、液限、最优含水率均在减小,而塑性指数和最大干密度却有所提高,RC土样表现为低塑性无机黏性土。随着重塑土中胶体氧化物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比重、塑限、塑性指数、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Fe O(OH)加入到30%的重塑土的比重、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接近天然红黏土相对应的物理指标;(2)将FTIR和XRD的结果结合分析,胶体氧化物的去除之后,Si-O、AlOH、Fe-OH的官能团有所减弱,并且将不同含量的胶体氧化物培育在RC土样中,其Fe-OH的官能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加强,说明培育的胶体氧化物与土颗粒形成了一定的胶结;(3)在宏观力学特性试验中,随着胶体氧化物的含量的增加,试样的自由收缩率呈递增趋势。而收缩试验和三轴剪切渗透试验(UU)的试验结果及规律都很好的证实胶体氧化物提高了土体的整体性;(4)对不同土样的颗粒粒径分布和土体孔隙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随着胶体氧化物含量的增加,大粒径和小孔径的数量成递增趋势;(5)根据原子力显微镜表征颗粒的微观形貌和土颗粒的力-曲线差异的结果,在纳米级观察到胶体氧化物与土颗粒的两种链接形式及红黏土的团聚体。而力曲线则定量的测量了胶体氧化物含量对其附着力的影响。
其他文献
氢能被广泛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最具有潜力的理想能源之一,考虑到能耗、资源和环境效益等因素,在众多的氢能开发手段中,利用太阳能分解水是最为理想的途径。在光催化分解水领域,开发高效、稳定的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光催化剂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核心。磷是地壳中含量较为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以红磷、黑磷为主的磷单质基材料,因光响应范围宽、能带结构适宜等优点使其在高效光催化剂的开发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红磷
目的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圣·约翰草提取物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2月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口服圣·约翰草提取物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舒肝解郁胶囊,2粒/次,每日早晚各1次。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
贵州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较广,且矿石资源丰富,生产中形成大量如磷石膏、煤矸石等废弃矿渣尾矿堆积体,尾矿库多为岩溶山谷型,库区内岩溶较为发育,若防渗不当,不但会加强区域内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还会对场区地基的长期稳定性造成威胁,因此开展尾矿库区域内碳酸盐岩的溶蚀实验研究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文选取三个磷石膏堆场区域内的五个不同碳酸盐岩地层岩石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碳酸盐岩酸—岩反应原理,采用野外取样、室内模
近年来,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延伸,公路、桥梁以及各类建筑等工程活动的不断加强,因工程活动产生的滑坡失稳而造成的一系列经济损失不断增加,同时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其中降雨入渗、河流侵蚀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常成为公路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2020年大暴雨后,玉马滑坡后缘道路大面积开裂垮塌,导致公路断交,给居民出行造成极大不便。该滑坡滑体主要为碎石土,结构松散,滑体表面区域形成两处台阶状平地
甘肃省庆阳市广泛种植苹果,在西峰区、宁县、正宁县、庆城县、环县、镇原县和华池县都有大面积栽植,属庆阳市栽植最为广泛的果树之一。随着全国土地政策的调整,出现了“果粮争地”的矛盾,如何在防止耕地“非粮化”背景下实现苹果产业的长远发展及产量品质的提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提出推广更新栽植、加大老园改造、果园上山上坡、培育抗逆品种、提升管理水平、加强科技投入、提供政策支持等措施,助力庆阳市苹
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破坏自然环境,污染土性质的改变还会威胁建筑物的安全。本文从实际碱污染红黏土工程问题出发,在课题组前期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基本物理试验和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UU),研究碱污染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通过压汞试验(MIP)、电镜扫描试验(SEM),激光粒度分析,并引入热力学分形维数,研究碱污染红黏土微观结构的改变;通过X射线衍射试验(XRD),并结合土体宏观力
花岗岩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主要围岩体。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建设和处置过程中,将引起处置库围岩所处的地应力场、温度场发生复杂变化,导致岩体物理性质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围岩的渗透性,影响核素在围岩中的迁移过程。本文以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主要候选围岩北山花岗岩为研究对象,为研究温度对北山花岗岩渗透特性的影响及内在机理,开展了花岗岩变形记忆试验,研究了温度对花岗岩的“热愈合”现象及热强化机理;开展了系统
我国陕北地区煤炭储量丰富,由于过去开采方式粗狂,开采过后维护不当导致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以及地表裂隙的产生,地表裂隙的产生不仅对采矿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不利于后续生态环境的恢复,故亟需一种经济、环保、有效的地表裂隙修复手段。近年来,随着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研究的深入,固化沙土、修复混凝土等逐渐成为岩土工程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以MICP固化技术为基础结合纤维本身优良力学的性质对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