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两种从国外引进的未标准化量表(早期孤独症筛查量表(Early Autism Screening Items, EASI)和孤独症婴幼儿图片筛查量表(Pictural Autism Screening Scale for Infant and Toddler, PASS-IT))对学龄前儿童孤独症的筛查效果和孤独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了400例正常儿童和25例孤独症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新引进的EASI和PASS-IT两个筛查量表及一种临床上较为通用的筛查量表(孤独症婴幼儿筛查量表修订版(Modified 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 M-CHAT))对425例研究对象进行单独筛查和联合筛查所得的评价指标来衡量新引进的两种筛查量表的筛查效果,并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为孤独症诊断的金标准。结果:新引进的EASI和PASS-IT两种量表的灵敏度均比M-CHAT量表高,分别为80.00%、88.00%和72.00%,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特异度较低,分别为75.00%、64.25%和94.5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种筛查量表进行联合筛检效果优于单独筛检,平行试验所得灵敏度最高,为92.00%,系列试验所得特异度最高,为98.25%,系列试验所得其他各项评价指标,如阳性似然比、诊断指数、Youden指数、粗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优于其他筛检结果。本研究发现性别为男性、过期产、半岁以前以非母乳喂养为主是儿童患孤独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父亲的文化程度高和儿童经常和家人或小朋友一起在户外玩耍这两个因素是保护因素。结论:把引进的两种筛查量表与临床上较通用的M-CHAT量表联合使用,可提高孤独症的筛查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儿童孤独症行为与儿童自身、孕产期因素及父母文化程度有关;应重视儿童孤独症行为的预防保健工作,加强孕产期妇女保健和新生儿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