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伐他汀缓释滴丸的研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ker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洛伐他汀(Lovastatin)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他汀类降血脂药物,文献资料表明,它能够降低血清、肝脏、主动脉中胆固醇(TC)的含量,能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其适应症非常广泛,对于各型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及其引起的冠心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洛伐他汀在体内迅速消除,其普通制剂在服用后血药浓度变化大,药物突释现象较明显,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且该药在水中几乎不溶,基于以上原因考虑,本研究将其制成缓释滴丸,能够在控制药物释放的同时增加药物溶解度,以增加药物吸收,稳定血药浓度,达到长效和高效的目的。 方法:在文献和预试验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洛伐他汀缓释滴丸的制备处方,选择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PEG6000和PEG12000为基质,在预试验的基础上考察影响缓释滴丸成形的各个因素,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以侧整度合格率、丸重差异相对标准偏差为评价指标,综合考察冷却方式、料液温度和滴速的影响,确定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然后在对缓释滴丸制备过程中各种影响药物释放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以0.2%SDS磷酸盐缓冲液为释放介质,进行溶出实验,选用Higuchi缓释模型拟合参数 r 以及关键时间点的释放度作为指标,对各个处方进行筛选、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极差分析,最后确定洛伐他汀缓释滴丸的优化处方。选用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XC溶出度第一法转篮法,转速为100r/min,以0.2%SDS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溶出介质,在规定的时间点内取样,并于波长238nm处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药物浓度,求得累积释放百分率。制备三批洛伐他汀缓释滴丸,分别进行释放度实验和含量测定,考察批与批之间药物释放的重现性。将释放度数据用Higuchi模型、零级和一级方程进行拟合,并用HPLC法考察其有关物质,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检验洛伐他汀缓释滴丸固体分散体的形成。 稳定性实验:将自制的洛伐他汀缓释滴丸进行高湿度、高温、强光照射的影响因素实验及长期实验,分别于制备后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六个月测定其体外累计释放百分率,考察其稳定性。 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以家兔为实验动物,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家兔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洛伐他汀市售普通片和缓释滴丸,沈脱两周后进行交叉试验,在不同时间点分别取样,血浆以洛伐他汀为内标物,经过预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洛伐他汀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用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进行处理,计算各种药动学参数。以T<,max>、C<,max>、AUC为指标综合评价洛伐他汀市售普通片和缓释滴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同时以洛伐他汀缓释滴丸体内吸收分数Fa对其相应时间的体外释放百分率Fr进行回归,考察洛伐他汀缓释滴丸的体内吸收与体外释放的相关性。 结论:以上各项体内外实验证明了洛伐他汀缓释滴丸在体外可持续释药12h,药物释放符合 Higuchi 模型。家兔体内药动学过程研究表明洛伐他汀缓释滴丸在体内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体内外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1.建立测定氨苄青霉素/丙磺舒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人血浆中氨苄青霉素和丙磺舒的浓度,利用3P97软件自动求算各组血药浓度数据,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