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业建筑与步行商业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城市密度的上升,传统的线性的商业街道不再能够满足提供足够商业面积的需要,这使得街道向纵深发展,增加沿主街辐射的支路,或者提高建筑的高度。商业街道逐渐发展成为了商业街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型购物中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体现出街区的特性,即在建筑中出现内街与中庭等类似于室外空间的元素。这与步行商业街道的发展不谋而合。而在消费主义社会的背景之下,商业街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不同的功能与空间汇聚在一起,构成了复合型商业街区这一崭新的空间系统。结合复合型商业街区在大型城市快速发展的现状,对其进行专门的学科研究十分必要。有别于之前从开发模式、平面等角度进行空间研究的方法,作者结合建筑学前沿的剖面思维,从剖面与空间结合的不同角度尝试梳理了相关的理论,得到了一套通过剖面解析复合空间的方法。因此,作者在赴德交流学习期间,针对当代欧洲商业街区开发的典型案例——波茨坦广场的索尼中心与阿卡丹商业街区进行了一定的调研。在回国后,又赴北京对三里屯地区的三里屯VILLAGE与三里屯SOHO进行了调研。结合作者收集的图纸资料,与现场测绘的结果,建立了相应的电子模型,针对涵盖了不同尺度与形态的部分进行剖切,将得到的模型进行改绘,并从比例、视线、动线等方面进行相关的专题研究。最后通过各个角度的比较,得到空间结构、外部空间比例等方面的相应结论。从大量的剖面图当中,我们得以发现不同国家、不过规模下复合型商业街区空间策略的相似点,包括主要外部空间的设置,灰空间的层级等等。而他们空间策略上的差异也如实的反映了出来,例如外部空间的结构,灰空间营造手法的区别等等。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以对复合型商业街区的空间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