帊金属配合物催化乙烯和极性单体共聚的理论计算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x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乙烯和极性单体的共聚,可以得到功能化聚乙烯。通过配体修饰可以改进催化剂的结构,进而调控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目前实验手段无法得知聚合机理和解释一些实验现象,因此,我们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共聚反应机理,探明催化活性差异的根源,为后序进行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对比研究两种不同取代基的膦磺酸钯配合物A((POOMe,OMe)PdMe(Pyridine),POOMe,OMe={2(2-MeOC6H4)(2-SO3-5-MeC6H3)P})和 A’((POBp,OMe)PdMe(Pyridine),POBp,OMe={(2-MeOC6H4)(2-{2,6-(MeO)2C6H3}C6H4)(2-SO3-5-MeC6H3)P}催化乙烯和卤代烯烃(CH2=CHX,X=F,Cl)共聚的反应机理以及得到不同链端微结构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β-F的消除不会导致催化剂的失活,A’催化聚合得到含有-CH2-CHF2链端的主产物主要归因于钯金属中心较强正电性和存在较强的H··OMe和C-H…π相互作用。在A’的催化乙烯与氯代乙烯共聚中,生成-CH2-CHC12的链端微结构需要克服很高的反应能垒,且热力学上为吸能过程,故很难实现,这主要是由于Pd-Cl化学键较强且β-Cl消除是可逆导致的。同样,对于卤代乙烯的共聚,β-X的消除是其极性单体插入率较低的根本原因。该研究试图拓展单体的种类,提高极性单体插入率。(2)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膦磺酸钯配合物(A)催化乙烯与乙烯基醚(VE,CH2=CH-OEt)共聚机理,并探究较低共聚活性和低极性单体插入率的原因。计算表明,VE插入时1,2-插入优于2,1-插入,根本原因在于1,2插入过程中催化剂的辅助配体和单体氧原子之间较强的氢键作用稳定其过渡态。此外,发现乙烯基醚更容易插入乙烯插入后的中间体中,更易得到OEt在链中的结构单元;随后,研究β-OEt和β-H消除的链终止机制及其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利用计算机实验模拟发现,阳离子钯配合物(B)通过提高催化剂和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提高乙烯与VE的共聚活性和乙烯基醚单体的插入率。配合物B同样可以实现乙烯与氯代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3)运用计算手段研究膦磺酸钯配合物A((POOMe,OMe)PdMe(dmso),POOMe,OMe={2(2-MeOC6H4)(2-SO3-5-C6H4)P})催化乙烯与二乙烯甲醛(DVF)共聚反应机理。计算表明,该体系中DVF插入率较高的原因是发生了分子内的环化反应。DVF经过2,1+1,2-插入形成五元环环状结构单元,经过1,2+1,2-插入形成六元环环状结构单元,这与实验检测到绝大多数共聚物的主链中含有的五元环和六元环的结构单位一致。DVF倾向于经过1,2+1,2-插入Pd-C键中,而倾向于经过2,1+1,2-插入Pd-H键中,这一区域选择性的来源是电子和位阻效应共同造成的。然而,DVF直接插入Pd-C和Pd-H形成的产物起着重要的作用。位阻较大的活性种不利于分子间的环化反应。(4)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膦磺酸钯配合物A((POOMe,OMe)PdMe(dmso),POOMe,OMe={2(2-MeOC6H4)(2-SO3-5-MeC6H3)P})催化乙烯(E)与2-乙酰胺基丙烯酸甲酯(MAAA)共聚反应的机理。实验上存在MAAA的1,2和2,1-插入Pd-Me的产物。计算发现MAAA单体倾向于1,2-插入得到六元环螯合活性种,但该倾向并不明显。这主要是1,2-插入时催化剂和单体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能相互作用能导致的。随后研究螯合作用对共聚物形成的影响。1,2-插入形成六元环胺的螯合物阻碍了乙烯的插入;相反,2,1-的插入形成更加稳定的五元环的螯合物,可继续插入乙烯单体。对比发现,一旦形成胺的螯合物就会降低聚合活性。基于此,我们设计了另一种可行的催化剂(C),以抑制螯合作用对共聚过程的影响。改进的催化剂通过影响电子和空间位阻效应降低了螯合作用。此外,抑制螯合作用可促进催化聚合,可通过改变电子和空间位阻的参数来控制进一步的单体插入。该催化剂(C)有利于单体2,1-插入,且提高了单体插入的区域选择性。最后,取代基(R)主要影响催化剂电子参数进而提高催化活性。
其他文献
超冷分子的制备及其应用是当前原子与分子物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光缔合作为制备超冷分子的有效方法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碱金属原子的光缔合是光缔合研究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论文采用映射傅里叶网格方法和含时量子波包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利用整形脉冲控制超冷133Cs原子光缔合过程,研究了利用短脉冲和外磁场控制超冷39K和133Cs原子Feshbach共振优化光缔合过程。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研究
学位
边界等离子体是芯部等离子体和托卡马克装置壁面之间的过渡区,是形成并维持边界等离子体台基区结构、实现托卡马克高约束放电运行模式的关键。同时,边界等离子体直接轰击装置壁面会降低面向等离子体部件的性能并缩短其寿命,相互作用过程产生的杂质通过边界等离子体进入芯部,稀释芯部等离子体,增强能量辐射,最终降低装置约束性能,甚至会导致放电中止。因此,研究托卡马克边界等离子体特性以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实现聚变装置高参
学位
研究核子内部的组成结构和部分子碎裂为单个或两个强子的强子化过程仍然是粒子物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研究这两部分物理的最典型过程是半单举深度非弹散射(SIDIS)过程,一般人们对SIDIS过程应用横向动量依赖的(TMD)因式分解框架,也就是将过程的微分截面分解为微扰计算的部分子截面和非微扰部分。其中非微扰部分包含描述核子结构的TMD分布函数和描述强子化过程的TMD碎裂函数。在实验上,可以通过测量SIDI
学位
当代可持续能源正获得高速发展以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并最终实现《巴黎气候协定》规定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其中锂离子电池将发挥重要作用,使2050年之前实现零排放任务成为可能。但令人遗憾的是,现有的电极材料远不能满足新一代技术对电池功率、能量和稳定性的高要求。本论文工作旨在开发智能工程纳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容器的电极,其目的是为下一代电子器件能源供给提供核心支持。更具体地说,材料的选择基于过
学位
光电催化水分解产氢,将太阳能储存在氢气中,是解决全球化石能源短缺以及温室效应问题的理想途径之一。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在p-型半导体及产氢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目前已有的产氧光阳极和产氢光阴极普遍存在光-氧和光-氢转化效率低、稳定性差、以及光阳极和光阴极光电催化性能不匹配、工作介质不兼容等问题,限制了光电催化水分解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因此,仍亟需研发高效、稳定、廉价且性能匹配、工作介质兼容
学位
超级电容器具有高电容量及高倍率性能的优点,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储能装置。设计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和结构的高效电极材料对下一代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石墨烯(Gr)、碳纳米管(CNT)和碳纳米线圈(CNC)等碳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大比表面积、高稳定性、易加工和低成本等优势,是极具潜力的电极材料。然而,Gr的堆叠和CNT的团聚降低了其比表面积,从而限制了其表面赝电容纳米结构
学位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CO2)排放总量要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利用氢气(H2)将CO2转化为甲醇是减少CO2净排放的重要途径。氧化铟(In2O3)凭借其表面氧空位可以有效活化CO2和H2,具有优异的CO2加氢制甲醇性能,并可以耦合分子筛进一步将生成的甲醇转化为烃。然而In2O3催化活性低、易烧结等缺点限制了其CO2加氢催化性能的提升。本文以不同晶相In2O
学位
本论文报道了利用曼尼希反应、格罗布克-布莱克本-比安奈姆反应和康拉德-林帕赫式多组分反应(MCR),高效绿色地合成几种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β-氨基酯、咪唑并吡啶和吡啶并嘧啶-4-酮。并通过理论计算对其中β-氨基酯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同时对所得到的一些目标产物进行了生物学活性测试,以用于药物发现中的药物筛选与对接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建立了一种新型、高效、简便的方法,即采用PP
学位
通用设计理念是一种设计风格,它提倡为满足所有人而设计,不论使用者的能力和社会人口特征如何。通用设计被视为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要素。购物中心作为主要的休闲活动场所之一,可以根据通用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和评估,提高所有购物者的可用性。目前,在商场的设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的通用设计定义。因此,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设计和评估指南非常有限。本研究通过对购物中心通用设计特征概念成分的转化和定义,弥补了这一知识上的
学位
二氧化铪(HfO2)是代表性的高介电常数材料,已成功应用于65 nm及以下技术节点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集成电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2011年,德国Qimonda公司的T.B(?)scke等首先报道了 Si掺杂HfO2纳米薄膜的铁电和反铁电性质,这一新发现赋予了 HfO2更加丰富的研究内涵和全新的应用价值。HfO2基新型铁电薄膜兼具无铅、物理膜厚超薄、特别是优秀的Si基CMOS集成工艺兼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