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患者使用呼吸机时,不同的潮气量对患者的血液动力学、肺通气和肺力学的影响。以期根据P—V曲线个体化的选择比较理想的潮气量,减少呼吸机相关的肺损伤。 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利用P-V曲线下拐点+2cmH2O确定PEEP后,再根据P—V曲线的上拐点(VUIP),分别取上拐点对应的潮气量Vt、85%Vt和70%Vt分为A、B、C三组,以相同的分钟通气量和吸入氧浓度分别给予定容机械通气,并监测肺力学、血流动力学、血气改变及P-V曲线的变化,以期选择较理想的通气量。 结果 1.血液动力学指标的改变 A组与BC组相比心率降低(P<0.05);而B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动脉压血压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A组中心静脉压增加(13.6±2.2)cmH2O(P<0.05),而B组和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肺通气功能的变化 A组和B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升高和PaCO2降低优于C组(P<0.05),而A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的PetCO2相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三组的ADCO2基本正常,且最高值不超过6mmHg。而PaO2/FiO2的变化为,B组的PaO2/FiO2与其他两组相比,是最高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3.肺机械力学变化 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随着潮气量而显著增加(P<0.05)。与A组比较相比,B组和C组的PIP、Pm明显减少(P<0.05);而B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Cst值相对较低,而B潮气量Cst最佳。当潮气量进一步增加达到VUIP时,Cst值呈下降趋势。与A组比较相比,B组和C组的Cst明显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而B组和C组的Cst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相关性分析 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显著相关,R为0.923,P<0.01。 结论 1.PEEP和潮气量对肺的顺应性、血流动力学和肺循环功能的作用是相互影响的,PEEP和潮气量都应该实行个体化的选择。2.潮气量为P—V曲线上曲点压力对应的潮气量的85%时,改善肺的顺应性、降低肺病理性损伤效果最好。3.以呼吸系统P-V曲线的下曲点(Pinf)确定PEEP值,以上曲点压力对应的潮气量的85%调节潮气量符合个体化保护性通气策略,在保证有效氧合的基础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对肺的力学特征和肺的病理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