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论文研究的是翻译批评。尽管其意义人所共知,翻译批评却并不多。而且,很多批评家只满足于译文与原文的比较,进行“挑错”式的批评。这种批评常常被认为是对译者的攻击,因而招来激烈的反击。笔墨官司就此不断。相反,有些批评却因充斥着溢美之辞而为旁人所讥。很多学者已经认识到这两种倾向都不是翻译批评的正常现象,也都不利于我国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 南京大学教授许钧及其同仁致力于探索翻译批评的新路子。他们的许多思想极富启发性,他们也属于走出书斋、进行调查的少数先行者。1995年夏,他们与上海“文汇读书周报”联合举行了一次关于读者对《红与黑》不同译文接受程度的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他们给出了一个译文的排行榜。显然,这种批评是比那种单纯凭个人好恶发议论的批评要有说服力。本文重点介绍并分析了他们的这种新批评,对其优、缺点进行了研究。 本文的最后将提出一种新的批评模式。这种模式是在许钓等人的研究思路基础上,根据其他学者思想对其加以修正补充而得出的。简而言之,它可称为“社会文化批评”。这种新批评从不同文化相互作户的角度研究译者、译文、读者、批评家及其他相关人员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的重点是那些可能影响译者选取翻译对象、确定翻译目的、选择翻译方法的因素,那些可能影响译文的出版、销售的因素.那些可能影响译文在读者和评价者中接受程度的因素。这些因素都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译文对译入语文化的影响也是考察的重要方面。显而易见,批评家将尽量不对译丈做主观性的评价,而是努力研究与个人口味倾向性无关以事实,因而,这种批评是形式主义的;批评家将对以上种种因素进行客观以描述,因而,这种批评是描写主义的;批评家力图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因而,这种批评又是实证主义的。与那些持现有方法的谨慎的批评家一道,这些新批评家应该会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所贡献,至少他们也可匕提供一种新的批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