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在最新肿瘤发病率、致死率统计排名中肺癌居于首位,其中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为非小细胞肺癌EGFR+患者经典用药,但临床疗效却因药物继发性耐药而被限制。近年来相关临床实验证明EGFR-TKIs耐药后二次使用EGFR-TKIs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疾病反应率、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本体外研究实验通过探讨高剂量吉非替尼脉冲式给药对人NSCLC吉非替尼耐药细胞PC9/GR的抗肿瘤效应,探索相关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MTT法检测吉非替尼对PC9/GR细胞的增值抑制率,通过各组OD值计算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根据IC50值,将实验分组如下:空白对照组、吉非替尼IC50值常规药物溶度组、吉非替尼2IC50值药物溶度脉冲式给药组、吉非替尼4IC50值药物溶度高剂量脉冲式组。各组经吉非替尼不同方法处理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C9/GR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EGFR通路相关蛋白,如EGFR/p-EGFR、ERK/p-ERK、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MTT法检测吉非替尼对PC9/GR的IC50为(5.44±0.91)μmol/L,呈剂量依赖性规律。根据IC50将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吉非替尼IC50值常规药物溶度组、吉非替尼2IC50值药物溶度脉冲式给药组、吉非替尼4IC50值药物溶度高剂量脉冲式组,即是对照组、5μmol/L、10μmol/L以及20μmol/L组。经过吉非替尼不同处理方法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20μmol/L处理组较对照组、5μmol/L组、10μmol/L组晚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伴随细胞形态不规则如核固缩、核碎裂。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20μmol/L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μmol/L组、10μmol/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显示20μmol/L组较空白组及其他吉非替尼剂量处理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伴随S期细胞比例减少。在蛋白质印迹法中,发现高剂量吉非替尼脉冲式给药可明显抑制PI3K-AKT、MEK-ERK信号通路,下调p-EGFR、p-AKT、p-ERK蛋白表达。结论:本体外研究结果显示高剂量吉非替尼脉冲式给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抑制EGFR信号通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TKI耐药。推测可能是高剂量脉冲式给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EGFR结合位点与TKI结合的靶向性,进一步抑制EGFR基因自磷酸化,促进细胞凋亡。提示高剂量脉冲式给药可能使NSCLC获得性耐药的患者获益,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