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失眠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失去生活信心而自杀。因此,失眠已成为许多国家广泛关注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某医院专科门诊调查1102例失眠症患者,发现单纯性失眠症只占30%左右,其余的失眠症均与疾病相关,而病毒性肝炎为其中主要疾病之一;还有资料提示住院肝炎病人失眠率达69.4%;肝硬化住院患者主观评定失眠发生率达60.4%。这些资料都显示了研究者开始关注肝病患者的失眠情况,然而对肝病患者失眠的治疗多倾向于从“肝气郁结”分析,采用“疏肝解郁,调节情志”治疗。我们经过2年多的临床观察发现,有部分慢性肝病失眠患者辨证为肝郁血瘀证和肝血亏虚证,分别通过疏肝活血和养血柔肝治疗,患者的睡眠状况得到改善,临床症状也明显缓解。本研究以有睡眠障碍的慢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充分分析慢性肝病患者的睡眠状况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探讨肝郁血瘀证和肝血亏虚证型肝病失眠患者的临床特点,揭示中医“肝藏血,血舍魂”理论的内涵,为临床辨证论治慢性肝病失眠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研究方法在导师张压西教授指导下,本研究对“肝藏血,血舍魂”理论进行了探讨,采用慢性肝病患者睡眠状况调查表、睡眠状态自评量表(SRSS)、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形式,调查慢性肝病患者睡眠障碍情况;统计其中与失眠相关联的中医证候和慢性肝病的临床症状,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方法了解慢性肝病失眠的中医证候分布并进行初步分析;归纳肝郁血瘀证和肝血亏虚证慢性肝病失眠患者证候特点和分布情况;形成对慢性肝病失眠的整体认识。以“肝藏血,血舍魂”理论对这些证候进行分析,发现内在的联系。揭示中医“肝藏血,血舍魂”理论的内涵。研究结果1.调查了520例慢性肝病患者的睡眠状况,将其中300例有睡眠障碍的慢性肝病患者纳入观察组,临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其睡眠障碍形式的分布,并用统计学方法综合分析。2.提出慢性肝病失眠的中医证候分布以肝郁气滞证、肝郁血瘀证、肝血亏虚证和肝胃不和证为四个常见证型,其中肝郁气滞证为多,其次为肝郁血瘀证和肝血亏虚证。肝胃不和证较少。3.归纳了肝郁血瘀证、肝血亏虚证慢性肝病失眠患者的证候特点及分布情况。4.慢性肝病睡眠障碍形式表现最明显的为睡眠不足,发生人数220例占73.3%,其次为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早醒、多梦和睡眠不安稳,分别占170(56.7%)例、154(51.3%)例、115(38.3%)例、90(30%)例和86(28.7%)例。5.部分慢性肝病失眠患者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其中以倦怠感、胁部不适、腹胀、嗳气和食欲不振为主。6.临床中,还有一部分慢性肝病患者仅表现为失眠,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在300例慢性肝病失眠中有50例(16.7%)。7.慢性肝病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种、焦虑及抑郁情绪与失眠的发生率没有明显联系。研究结论血乃精微物质,濡养神魂,由肝所藏。血不归肝,肝不藏魂,则睡眠紊乱。通过本次研究,明确了睡眠与“肝藏血,血舍魂”理论之间的联系,特别认识到慢性肝病失眠是“肝藏血,血舍魂”功能紊乱状态的一种具体表现;提出了睡眠障碍的不同表现形式与中医证候相关;阐明血瘀和血虚是慢性肝病失眠的病因病机之一。从而形成了中医对失眠病因病机认识的新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治疗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