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孔结构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微结构控制及其压缩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m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每年由于创伤、感染、肿瘤等引起的关节置换手术约有400万次,自体骨移植移植量有限,不能满足需求。氮化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稳定性及机械性能,有望成为长寿命骨替代材料。致密氮化硅与主体骨间弹性模量差异巨大,导致植入体界面处产生应力集中,植入体失效。氮化硅陶瓷的多孔化可解决上述问题,使得氮化硅移植材料的力学性能与主体骨相匹配。本文通过ABAQUS软件建模,研究了具有定向孔结构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孔隙率及孔径大小对弹性模量与压缩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冷冻浇注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的多孔氮化硅陶瓷,研究了其相关力学性能,并结合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骨结构特点——具有定向的连通孔结构的特点建立多孔材料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系统的研究了孔径大小及孔隙率对该模型压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孔径及孔隙率的增大,多孔氮化硅的弹性模量及压缩强度降低。通过有限元分析表明,在氮化硅中引入定向孔结构,有望实现多孔氮化硅的弹性模量与自然骨弹性模量的匹配,同时满足植入骨的强度要求。冷冻干燥法可制备孔隙率宽、定向通孔的多孔结构材料,其可通过研究浆料制备、定向冷冻工艺及烧结工艺对多孔氮化硅孔结构的影响规律实现多孔氮化硅的孔结构控制。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氮化硅材料,需制备稳定、分散性好的悬浮液,研究p H值、分散剂含量、固相含量及球磨时间对氮化硅浆料的流变性及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选择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四甲基氢氧化铵可改善悬浮液的分散性,p H为13且分散剂含量为1.8wt%时分散效果最佳,浆料粘度随固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球磨时间以24h为宜。采用上述工艺制备多孔氮化硅材料,研究制备过程中各项因素对多孔氮化硅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明胶影响溶液在低温冷冻过程的冰晶的生长,使得孔结构分布更加集中;随着固相含量的增加,孔壁逐渐变厚,孔径逐渐变小,线收缩率、孔隙率减少,密度增大。冷冻温度的降低,孔径逐渐减小,且孔径分布更加集中,压缩强度从31.8 MPa升高至47.1Mpa;烧结温度应选择1850℃为宜;随着烧结助剂含量的增加,玻璃相Y10Al2Si3O18N4增多,玻璃相使得陶瓷坯体内部部分小孔孔隙消失,孔径分布变窄,较为集中,孔隙率降低,密度和线收缩率增大。对比有限元分析与实验测试,有限元结果远优于实验测试,分析原因,改进有限元模型后其力学性能大幅下降,表明孔径不均、孔缺陷影响其力学性能。
其他文献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传统线下收单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银联商务作为行业领先的收单机构,需要认清行业发展的趋势,制定与自身优势相适应的竞争战略。本文试图找到最适合银联商务未来发展的竞争战略和市场定位,并探索为实现竞争战略在银联商务价值链上的优化。本文将主要采用战略分析的一些经典理论进行相关的研究。通过PEST模型分析现阶段支付行业的宏观环境,利用五力模型分析收单行业的市场竞争结构。
荔枝是原产我国的重要热带和亚热带果树,果实发育期间严重生理落果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有关荔枝果实发育相关领域的分子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录水平,鲜见小
以5-氨基-3-硝基-1,2,4-三唑(ANTA)与4,6-二氯-5-硝基嘧啶(DCNP)为原料,在乙醇介质中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4,6-双(5-氨基-3-硝基-1,2,4-三唑-1-基)-5-硝基嘧啶(DANTNP),采用红外光谱、核磁
为了提高弹药侵彻目标时火工品的抗过载冲击能力,采用在雷管底部和外壁衬垫一定厚度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方法减缓冲击应力波和惯性过载的强度。以制式桥丝式独角电雷管为加固对
低温贮藏被广泛应用于延长桃果实的货架期。然而,其影响果实采后成熟和衰老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对两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桃品种(‘天仙红’和‘锦绣’)进行在低温贮藏过
洪水作为全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危害影响范围极大,容易造成极高的洪灾损失。同样中国也饱受洪水灾害的侵袭,如2016年至2018年最近三年长江流域连续发生大洪水,对长江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自主解决问题”应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通过建立民主、平等、新型的教学过程和模式,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成长——从创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