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0A7在食管鳞癌中的功能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TGFβ诱导的长链非编码RNA TBUL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功能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高度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于恶性肿瘤第6位。由于缺乏有效早期诊断标志物,并且对食管鳞癌进展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导致面对大部分初诊即为中晚期的食管鳞癌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总体五年生存率仅为15%-25%。对深入研究食管鳞癌分子机制,开发有效治疗靶点,寻找新的有效的诊断及预后标志物协助食管鳞癌诊疗,是降低我国医疗成本,改善食管鳞癌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S100蛋白家族作为Ca2+结合蛋白超家族的一类,目前已被发现的成员至少有20个,其中有多个成员在一种或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并广泛参与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以及免疫逃逸等肿瘤相关生物学过程,同时多个成员还是重要的肿瘤诊疗标志物及靶向治疗靶点。其中,家族成员S100A7最早被发现于银屑病患者上皮细胞中,目前已经在乳腺癌、头颈鳞癌、胰腺癌、宫颈癌、肺癌等多种肿瘤中发现异常表达,并且参与肿瘤发生进展的多个生物学过程,表现出高度的肿瘤特异性。已有的研究表明,S100A7是表达和被分泌于上皮细胞的Ca结合蛋白,在Ca2+存在下,结合靶蛋白,进而参与发生在细胞内外的生物学效应,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细胞内S100A7能够调节肿瘤细胞内钙离子稳态,并与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促进下游促癌通路活化,进而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等过程;此外可分泌至细胞外,参与对肿瘤微环境中基质细胞及免疫细胞的调控。
  本研究聚焦食管鳞癌,通过TCGA数据库中S100蛋白家族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其中S100A7蛋白在食管鳞癌的组织中出现显著高表达的情况,并与肿瘤免疫浸润M2巨噬细胞呈现显著相关性,因此我们对S100A7在食管鳞癌中的促癌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将本实验室独立119对食管鳞癌及配对癌旁组织RNA芯片数据和331例食管鳞癌组织芯片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食管鳞癌中S100A7表达都显著上调(p<0.001),且S100A7高表达是独立预后不良因素(OR=1.443;95%CI=1.064-1.990;p=0.026);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食管鳞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清样本中S100A7的表达情况,发现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游离的S100A7蛋白显著增加(p<0.001),并表现出可观的诊断潜力(AUC=0.790;95%CI:0.748-0.833)。体内外功能实验发现胞内S100A7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转移能力;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胞内S100A7能够与JAB1结合,进而调控NF-κB通路及下游分子的表达和活化。另外对食管鳞癌细胞外分泌S100A7的研究发现,胞外游离S100A7可促进肿瘤微环境中M2巨噬细胞浸润,并且S100A7高表达患者M2型巨噬细胞浸润显著增多。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揭示了S100A7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探索S100A7在免疫微环境调控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评估了S100A7作为诊断和预后标志物临床应用价值,为食管鳞癌的诊疗提供新的看法。
  关键词:食管鳞癌;S100A7;生物标志物;NF-κB;M2型巨噬细胞
  目的研究能够被TGFβ诱导的长链非编码RNATBUL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病理相关性,并分析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RT-qPCR检测TBULC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量,并分析其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核质分离技术明确TBULC的细胞定位,并进一步采用RACE技术获得其全长序列。通过慢病毒包装感染构建TBULC稳定过表达及敲降细胞系,结合Transwell实验探索TBULC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TGFβ刺激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能够显著诱导定位于细胞核的TBULC表达,进一步通过RACE实验获得其全长序列为1020bp位于15号染色体。细胞功能实验发现TBUL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挥促转移功能,TBULC敲降后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显著降低,而过表达则会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通过对106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TBULC表达量的分析,发现TBULC在肿瘤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并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其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结论TGFβ诱导的长链非编码RNATBUL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并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是独立的预后因素,有成为诊疗靶点的潜力。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重症肌无力(myasthemia gravis,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的经典体液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受累骨骼肌的无力和病态疲劳。针对乙酰胆碱受体等功能分子的致病性抗体是MG发病的病理基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D4+T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MG病理过程的不同阶段起了重要的作用。  T细胞的激活需要共刺激分子提供第二信号。共刺激分子按功能分为正性和负性共刺激分子,分别起正向
第一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经凉膈散干预治疗后血清AP相关miRNAs水平波动情况分析:临床研究  目的:以四个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相关miRNAs(miR-155、miR-21-3p、miR-216和miR-92b)为切入点,评价凉膈散(LIANGGESAN,LGS)辅助治疗在救治AP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寻找LGS治疗AP的关键miRNA。  方法:本研究连续性收录2
第一部分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目的:观察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方法:纳入2017年9月-2018年7月在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38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所有患者于入院时及卒中后1月、3月、6月时分别行蒙特利尔认知
第一部分: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中TET蛋白与DNA羟甲基化表观修饰改变情况的研究  实验目的:海马神经发生(neurogenesis)抑制在电离辐射诱导的认知功能障碍中起着关键作用。阐明海马神经发生损伤的机制仍在积极研究中,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控)在神经发生的不同阶段起着重要作用。Ten-eleven易位(Ten-eleven translocation,TET)蛋
背景: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儿童及青少年较常见的一种恶性骨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治疗包括对局部病灶手术切除并结合围手术期化疗。随着手术技术及化疗方案的进步,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改善,但是病人的存活率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局限性骨肉瘤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约为70%,而转移性或复发性疾病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低于20%,30多年来未有突破
学位
期刊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