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环境日益恶化,各类资源不断减少,国内外对极地环境展开了全方位的科学考察,积累了海量、多学科的环境资源调查评价等基础数据和分析成果数据。这些数据来之不易,对我国乃至全球都非常重要,如何将多学科的海量数据集成在一起,保障海量极地环境资源调查数据的有效应用;如何将长时间序列的离散数据集中管理,避免不可逆极地环境调查数据流的流失;如何将多类极地环境资源调查数据进行快速展示,实现极地环境资源调查数据的快速服务,为专业人与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窗口,建立极地环境与资源数据集成与共享服务系统是一个现实重大需求问题之一。本文根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对多学科科考数据的管理要求(数据完整,格式一致,集中管理),以及数据公众服务(展示快速、时效性强)和专项服务(精确度高)等要求,针对极地空间数据的特点,研究了海量多学科极地科考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在此前提下,研发了极地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为跨学科的极地综合研究平台,不仅为我国国家利益相关的极地战略研究提供决策支持(专项服务),同时,该平台也是一个信息发布、成果展示和综合性的科普平台(公众服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多学科极地环境监测数据的集成针对极地多学科科考历史数据(如历年科考以来获取的遥感影像、分散在各科研人员手中科研成果数据、现有数据库中保留的数据等)及现有实时数据(如科考船实时位置、风速、天气、船速等),通过设计元数据库,实现了对极地空间数据的数据集成,将所有极地科考数据集中、统一存储和管理。(2)海量极地环境监测数据的压缩剔除在将海量的、多学科的极地空间数据集成的基础上,对数据展示过程中数据量过大,给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的快速展示带来挑战等难题,通过从时间维和空间维的压缩,设计了适用于海量航迹数据的压缩和剔除算法(TSEA),提高数据使用的时效性。(3)研发了极地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析国内外极地数据管理系统/平台的优点和不足,基于Web GIS设计理念和Angular JS MVC开发框架设计了一套适合极地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系统开发框架。将本文的数据集成技术与系统开发框架应用于极地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开发与实现。
其他文献
流媒体应用是当今互联网流行的应用之一,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构建适合校园网传输特点的P2P模式的流媒体教学系统,将P2P网络引入流媒体服务中,可以合理使用网络带宽,直接减轻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需要处理的数据,传统的DRAM技术在可扩展性和能耗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型非易失内存技术具有高可扩展性和低功耗的优点,可能成为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和万维网(WWW)的日益庞大,Web资源的复杂程度更是以指数级的数量增长,导致人们在查找所需信息时不知所措。为了解决“信息过载”和“资源迷向”的问题,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企业业务流程的多元化,许多工作都需要计算机按照一定的流程自动执行,尤其是企业业务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实现。工作流技术是企业提高业务过程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有效技术。虽然我国目前有不少从不同角度对工作流管理及其相关技术进行的研究,但是,有关的许多关键技术问题还需要继续探索。特别是企业的信息系统也大多数为多平台、多系统的复杂系统,要求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支持跨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流
在石油石化行业,由于生产地分散,生产环境复杂,设备之间宜采用无线传感器进行数据通信。超宽带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功耗、高安全性等特点,将其运用到传感器网络的物理链路可极
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讯设备技术的日益完善与通讯成本的不断降低,为我国政企管理模式向扁平化方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为了提高研究生综
目前构建企业级别框架整合后端系统,生成和管理复合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服务的传统方法是采用商业应用服务器解决方案,这种构建复合应用的方法存在一系列弊端。而开源软件技
近年来因特网(Internet)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许多新的网络应用系统。对等网(Peer-to-Peer,P2P)文件共享系统已经成为目前占据Internet网络流量最多的新型网络应用,对等网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成了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入侵检测作为一种主动防御技术,弥补了传统安全技术的不足,但也存在误报率和漏报率较高,实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业务流程不断地发生新的变化,因而要求企业的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集成性、扩充性。企业希望能够实现企业内众多信息系统的集成,同时又可以随时更改系统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