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上撑橇运动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冰雪体育运动,有几千年的历史,一直受大众的追捧,但其技术动作缺乏专业的研究,人们只是从这项运动中获得乐趣,对其技术原理和健身功能并不了解。本文利用三维运动学的方法对长期从事冰上撑橇运动参与者的撑滑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再将所获得的运动学参数进行横、纵向对比研究。分析运动员在撑杆过程中不同时空条件下参数的变化,对撑滑技术动作各阶段速度、位移、撑杆与冰面夹角及运动员身体各个环节的角度、角速度进行研究。冰上撑橇运动属于上肢撑滑冰面的竞速类运动,因此需从撑橇不同阶段的速度、位移和身体各关节角度以及角速度的变化情况来挖掘冰上撑橇运动的技术特征。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运动学测试与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冰上撑橇运动参与者的撑滑技术动作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对所获得的时间参数、空间参数以及各关节角度等数据进行解析。通过分析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冰上撑撬运动的整个撑滑技术动作过程中,回杆阶段所占时间比重是最低的,撑滑阶段与准备阶段所占时间比相对较高。2.在撑滑技术动作的最高点、扎冰点、离冰点和准备阶段、撑滑阶段、回杆阶段的过程中,撑滑阶段,重心平均高度最低;回杆阶段,重心逐渐升高,最高点位置最高。整个过程经历“高---低—平稳—低---高”的过程。3.准备阶段冰上撑橇的平均速度最大,撑滑阶段的平均速度一般最小,最大速度出现在离冰点之后,最小速度一般在扎冰点时刻前后。4.最高点时刻,髋、肩、肘关节角在81°~87°、42°~46°、105°~115°之间;扎冰点时刻,髋、肩、肘关角度在65°~70°、50°~60°、117°~126°之间,杆角在89°左右但不应大于90°;离冰点时刻,髋、肩、肘关角度在66°~72°、33°~70°、138°~152°之间,杆角65°左右为最适宜角度。5.准备阶段,髋关节角度和肘关节角度与橇体速度呈显著性负相关;撑滑阶段,髋关节角度与橇体速度呈显著性负相关,肘关节角度与橇体速度呈显著性正相关,杆的角速度与橇体速度的关系呈显著性负相关;回杆阶段,髋关节角速度与橇体速度呈显著性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