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其实质是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在较量中,高科技人才是竞争的核心力量。高校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的主战场,大学生是高科技人才的储备军,高校建设和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升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也是我国能否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自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日益强大,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如今已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党早就已经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要使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提升,基本实现我国在各个领域的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学生作为中坚力量,作为未来的高科技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必须要肩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神圣职责。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了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所谓社会责任意识,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只有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才能最终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兴旺的目标。高校的学习和生活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一段经历,这一阶段也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为社会和国家输送专业技能优秀并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合格人才,是当前各大高校亟需重视的一个问题。总体而言,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具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接受过家庭教育和中学教育之后,他们都关心国家、社会和自我的发展,也懂得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但是,在目前的大学生中也确实存在着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他们理想信念薄弱,只注重个人前途,忽视集体利益,无法正确认识和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出现这种情况,有社会和家庭的原因,同时也有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的教育只重视知识能力的学习,忽视了责任意识教育,学校的制度建设和教师的能力提升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责任意识的培育方法还不够完善,只是一味地宣传教育而不重视实践教育,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陷入了困境。因此,为了让大学生能够肩负起整个国家发展的重任,研究如何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这一命题,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出发,层层深入,剖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实的解决办法,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引出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然后在对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相关概述。首先梳理了责任意识的相关概念的,如“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定义和内涵,然后讨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当前的教育方式,最后分析了强化大学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在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和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分析了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中,高校层面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只注重个人利益和自身发展,不讲社会公德,无视集体和国家利益,没有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于高校理论研究缺乏、教育目标不明以及教育方法欠妥等。第四部分阐述了高校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对策。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需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二是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学校氛围,三是教师要提升自己专业技能,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四是教师要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树立良好榜样,五是学生自己要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磨练自身意志,提升自身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