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模式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GUKE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建立是以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宗旨,为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开辟新的教学途径。大连市各高校适应改革的步伐,初步建立了课外体育俱乐部模式,但绝大部分还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以大连市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为线索,探索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中,以俱乐部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的现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从树立“健身第一”的观点出发,从培养学生素质教育入手,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建立,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同学以及教师之间的相互交往。课外体育俱乐部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运用了专家访谈、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多种研究方法,选择大连市6所高校,围绕课外体育俱乐部开设情况进行调查,针对老师和学生对开展俱乐部的态度、所选择项目及俱乐部在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国内外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的成功经验为依据,结合大连市高校的实际情况,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在了解大连市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当代国情和大连市高校实际情况的俱乐部开展模式。   主要的结论是:通过对6所大连市高校调查可知,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的范围不断扩大,性别差异在体育项目选择上有明显的不同,而且项目选择逐渐向“社会化、娱乐化、终身化”方向发展;大体上来说,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情况不佳,这就需要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需要进一步协调。从调查分析中可知,制约其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俱乐部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制度及约束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体育俱乐部的场地和器材满足不了俱乐部发展需求;学生和教师对体育课和俱乐部的关系并没有明确定位;俱乐部经费筹集的渠道较单一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并结合大连市经济发展现状以及高校办学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大连市各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以俱乐部的模式健康蓬勃的发展提供理念依据。
其他文献
通过在大学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运用健身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学生实施健身运动处方锻炼的效果,并根据学生的体质现状、兴趣特点、学校现有的体育设
1.来自牙买加的轮生山香精油的生物活性和化学组成牙买加西印度大学化学系的学者Petrea C. Facey等人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5,53(12),4774-47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专项动作及下肢肌肉发力特点的分析,设计适合发展专项力量的股后肌群力量训练器,并用此训练器,对普通大学生不同方式的力量训练,比较不同的训练方式对
学位
0 引言rnInternet的创始人也绝不会想到Internet能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据统计,2007年世界互联网每天访问下载的流量达百万TB,约是美国国会图书馆信息总量的10 000倍.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严重的老年健康问题,女性又是主要受害者。每年约有数以百万骨质疏松患者引起骨折、致残,造成严
健美操专选生学业自我效能与专业承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借鉴了自我效能与专业承诺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新世纪以来,啦啦操项目在“一球一操”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在我国校园呈跨越式发展,各级各类比赛表演应运而生。花球啦啦操是啦啦操项目中最具项目特性的种类,独特的动作发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