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化,或“名物化”、“名词化”,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名词化最多来自动词。本文基于英语动词的名化现象,运用概念转喻和语法转喻的基本理论,探索名化过程中语义变化及其转喻认知机制,以及名化过程与句法结构的互动关系。本研究主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转喻在名化中的作用;二是语法转喻在名化中的运作方式;三是名化中的转喻与句法结构的互动作用。 以往对名化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对名化的研究偏重在语言层面的研究,即针对性质、形式、句法操作和功能的研究,或把名化仅仅当作句法操作的工具来考察。第二,尽管认知语言学家以认识到名化的转喻本质,但名化转喻操作尚未得到足够的阐述。第三,对英语名化产生的语义变化、多义问题或意义侧面凸显的动因及其与句法的相互影响的探索尚不够深入。本文从语法转喻视角,以英语动词名化为例对英语动词名化现象进行研究,这一探讨取得以下发现: 第一,名化是受转喻认知驱动的认知方法和产生语法效果的语法手段。它是在源词概念语义、句法成分及其位置的参照作用下对概念的超越认知自然过程的操作,这一操作将源词概念语义中隐含的名词性凸显在相应句法成分的位置上,实现词汇-语法-语义的完形匹配。 第二,本文建构了名化的转喻运作模式。该模式的建构是基于本文提出的一项假设及对它的阐释之上。本文根据以往对概念转喻与转喻运作的研究及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观,提出概念的原型语言域和潜势语言域来解释名化现象中的语法转喻本质。概念具有基本的语义内容,构成其概念语义域。除此之外,作为语言的组成成分,一个概念还包含与其原型概念意义相对应的原型语言域,内含三个次域:形式表征域、语法属性域和语法功能域。以往的研究表明,动词与名词具有语义互含性,这种互含性构成了二者之间的转喻关系,形成语义侧面,从而使一个概念同时具有潜势语言域,内含相应的三个次域。 在论证语言域假设的基础上本文为提出名化的转喻运作模式。当一个概念进入语法结构,其原型语义域与语言域只有其中的某些部分直接参与到语法关系中,成为该概念在这一关系中的活动区域。当原型语义和语言域与语法结构的期待不符时,在源词概念语义及句子结构的参照下,其内含的语义侧面得到通达,相应的潜势语言域得到激活,实现句子语法的合格性和逻辑语义的完整性。 第三,名化作为受转喻驱动的语法手段,与句法结构相互作用,产生双向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句法结构对名化的形式结构影响。首先,它决定着一个人句概念是否要进行名化操作。其次,一个在逻辑语义上合法的句子对参与语法关系的成分有所期待,因而对入句的概念成分具有语义和语法制约力。不同的名化结构具有语义的差异性,名化结构的选择是顺应句法结构期待而做出的语法操作。另一方面,名化结构也对句法结构产生影响。源词的概念语义是名化操作的语义基础,使整体名化结构转喻其部分语义。名化词仅仅只有源词概念的部分语义侧面在语法关系中起到显著作用,参与语法关系的语义侧面所体现出的语义特征对句法结构产生影响。 语言学家们从不同的理论取向,采用不同的研究范式对英语名化进行探究,因而对名化产生的动因、名化的语义及名化与语法的关系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局限。本文对英语动词名化的转喻性及其对语法和语义产生的效果进行了探索,力求从语法转喻的视角观察英语名化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名化研究中尚存的问题,如名化词的多义性、语义变化及其语法效果等问题,提供一个新的阐释,为英语名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