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对肿瘤转移的现代研究从西医和中医两方面做了系统回顾,发现西医主要从血道、淋巴道的传播途径对转移过程中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挖掘;注意到历代中医文献对肿瘤转移的认识,由于受历史条件影响相对缺少正面资料,近代的中医学肿瘤转移理论探讨以及临床和实验研究由于受西医影响,对机体正虚及血瘀方面研究较多,且多以西医为参考标准,相对缺少中医特色的对肿瘤转移的中医基础理论探讨。本文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观点出发,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清华同方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依据本文要求整理编辑处理后得到肿瘤转移脏腑器官的相关资料数据。为便于统计研究并对所有脏器肿瘤进行中医学五行属性分型。从脏腑组织器官肿瘤发生转移的情况(前因)来分析研究肿瘤发生转移和肿瘤病邪本身以及机体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心火类脏腑器官最不容易产生肿瘤;肿瘤发生转移与否和脏腑器官以及其五行属性关系不明显;脏器肿瘤转移到肾水脏器的最多。从脏腑组织器官被转移的情况(后果)来探讨分析研究机体脏腑组织器官对肿瘤转移的影响。结果发现人体脏腑器官的转移肿瘤发生率最低的有心脏(2.1%)、胆(3.7%)、皮肤(4.4%)和脑(4.8%)。发生率最高的有肝脏(34.3%)、肺脏(35.6%)、膜(24.0%)和肾上腺(20.3%)。并用中医学经络气血理论进行了讨论研究。从脏器肿瘤转移的脏腑器官五行关系统计资料结果得出两点:即从五行关系看,一般肿瘤转移中“母病及子”较“子病犯母”难;“相乘”的脏腑肿瘤转移较容易,而“反侮”脏腑肿瘤转移难。在脏腑藏象表里器官中,结果表明腑肿瘤容易转移到脏,而由脏转移到腑者少。五脏与形体诸窍器官外候的联系比较复杂,由于相关资料不足只有部分做了讨论。机体病理体质状态以及情志、人体外环境对肿瘤转移的影响,由于具体情况复杂,目前也不存在相关的统一指标并且资料也难于统计。主要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进行探讨研究。相关防治肿瘤转移思路,针对肿瘤本身特点、转移的基本趋势要求我们在防治肿瘤转移中要注意祛邪和保肾。从机体生理功能特点防治肿瘤转移要求我们必须有“治未病”思想。从机体病理状态防治肿瘤转移说明补益正气、活血化瘀、化痰的重要。当然还要注意病人的思想情绪,使病人树立康复信心;注意适应外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