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众所周知心肌梗死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和致死率,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死亡率、发病率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其产生机制是AMI后心室重构。预防心室重构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心室重构的重要机制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的激活,RASS的核心环节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刺激作用,终环节是醛固酮的生成。醛固酮的逃逸及独立于AngⅡ的作用,使醛固酮受体拮抗剂(AB)应用于AMI成为可能,EPHSUS又证实了它的可行性。Tei指数可以灵敏的反应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窦性心律震荡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良好指标。本研究引入 HRT、Tei指数作为试验参数,观察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AB对AMI后心功能(包括收缩、舒张功能)及心脏节律的影响。评价AB是否能改善AMI患者预后。
方法:选取该院2005年6月~2006年12月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符合条件的60例。入选标准参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心梗4周Holter记录有室早,并且室早前至少有3个窦性心搏,室早后至少有20个窦性心搏。非入选条件:非O波心肌梗死,单纯右室梗死,合并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肝硬化、肾功能不全(血肌酐>176.8μmol/L)、高血钾(血钾>5.0mmol/L)、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第一组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第二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螺内酯20mg,1次/d口服治疗(螺内酯组)。两组间的年龄、性别、KILLIP心功能分级、基础治疗情况(阿司匹林、ACEI、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溶栓药物和PCI情况等)差异无显著性。平均年龄(57±12.9)岁,其中男42例,女18例。4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查,了解LVEF、LVEDVI、LVESVI、Tei指数等,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HRV、HRT,电解质、肌酐、尿素氮则1~2周检查一次。
结论:
1.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累及自主神经系统,使心率变异性及窦性心律振荡异常改变,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影响患者预后,螺内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HRV、HRT的异常,改善患者迷走交感张力的失衡,减少心律失常的出现;
2.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使心功能受累,Tei指数异常,螺内酯降低Tei指数,改善患者心脏整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