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碎片化困境与对策研究——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raner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局面,地沟油、瘦肉精等食品安全恶性事件的频繁爆发,使老百姓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了深深的困惑和担忧。食品安全问题的破解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前提。面对我国的食品安全乱象,政府和学术界予以高度重视,并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主要是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但是这种分段监管体制暴露了政府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组织间缺乏协调沟通等一系列的弊端。因此基于食品安全突出问题,高度关注并探讨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碎片化困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  本文以“整体性治理”为研究视角,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历史和现状,综合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体制的碎片化困境进行深入剖析,并据此提出问题的破解策略和完善措施。  本文的逻辑框架结构由七大模块组成:  第一模块:研究缘起。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价值和关键概念的界定,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运用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搭建全文的框架结构,阐明论文的创新意图。  第二模块:工具导入。主要阐述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内涵、理论要义和实践机制,为本项研究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第三模块:总体扫描。回顾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变迁路径,通过对目前分段监管现状的审视,来探讨监管体制存在的不足。  第四模块:实证研究。主要是本文的研究方案设计与调研结果分析。随机选取全国各地的食品消费者作为调查对象展开网络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第五模块:问题剖析。依据前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从理论层面上进一步探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困境以及产生碎片化的原因。  第六模块:对策探究。在前文实证研究和问题剖析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和规范研究的方法,以整体性治理的研究视角为切入点,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对策和建议。  第七模块:研究总结与展望。此部分是本文的结语,总结归纳本文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并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三个方面:一是本文运用较为前沿的“整体性治理”理论工具,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为主线,深入剖析我国分段监管体制的碎片化现状,从整体上构建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二是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统一的方法,来研究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三是本文依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来构建全文的框架结构,首先总体扫描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历史与现状,然后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碎片化困境,最后从组织结构、新的责任与激励机制、组织文化和伙伴关系这四个维度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
其他文献
学位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和长期战略任务,如何提高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乙烯厂党委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国有
期刊
心理学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 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
面对新时期教育中师生不和谐事件的频频发生,阅读名师,反思自我,我们收获最大的就是作为教育者要 用正确的爱对待学生,更充分地发挥教育的效能,更好地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影响中小学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资格国家统一考试 的逐步推行,师范院校对其就更为关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体
绿色农业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发展方式,代表着先进农业的发展方向。我国目前正在研究绿色农业的理论,并逐步推进绿色农业的实践。在发达国家,绿色农业的理论和实践起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而科技创新的根本是科技人才,拥有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是推动
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阅读作为从文字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被尊为“学 之母、教育之本”,居于语文四大智力之首.所谓语文能力,“读”占鳌头,是指
乡镇政府的负债问题由来已久,具有普遍性、数额大、时间长、偿还难、风险集聚等特点。因此,防范和化解乡镇政府债务风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 生勤于思考多问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端正的学习态度,运用多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