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页岩气开发对于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页岩气逐步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但在页岩气水平井多级压裂过程中井筒完整性失效现象突出,严重制约了页岩气安全高效开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套管变形问题。自2009年以来,多级压裂过程中套管变形井的比例在30%左右。二是水泥环密封失效问题。水泥环密封失效后导致环空带压,部分区块压裂后环空带压井的比例超过50%。井筒完整性失效问题直接影响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页岩气水平井井筒完整性失效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编号:U17622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多因素耦合作用下页岩气井套管柱载荷谱研究”(编号:17-YYGZ-KF-GC-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页岩气开发对于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页岩气逐步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但在页岩气水平井多级压裂过程中井筒完整性失效现象突出,严重制约了页岩气安全高效开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套管变形问题。自2009年以来,多级压裂过程中套管变形井的比例在30%左右。二是水泥环密封失效问题。水泥环密封失效后导致环空带压,部分区块压裂后环空带压井的比例超过50%。井筒完整性失效问题直接影响了现场作业效率、降低了单井产量,威胁了井口安全,亟待解决。因此,分析页岩气井井筒完整性失效机理,并提出对应的控制方法,对于我国页岩气的安全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页岩岩石力学试验,明确了裂缝形成时页岩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考虑页岩损伤的套管-水泥环-地层组合体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分析了多级压裂过程中套管应力随压裂级数的变化特征,明确了跟端地层的位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平段套管最大应力位置在跟端A点,且随着压裂级数的增加而增大;高压压裂液进入地层后使地层孔隙压力升高,产生拉伸位移并在跟端位置产生累积。(2)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页岩地层断层分布特点,进一步建立了断层存在条件下的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断层位置、断层长度、断层倾角等对套管变形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断层越靠近跟端,长度越大,倾角越小,套管变形量越大,反之越小;增加套管壁厚、钢级对缓解套管变形作用较小。(3)基于震源机制基本方程,研究了多级压裂过程中断层滑移量和矩震级的关系,进一步建立了断层滑移条件下套管-水泥环-地层组合体数值模型,分析了套管变形量和断层滑移量的关系,从而明确了套管变形量和矩震级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套管变形量的主控因素为地层滑移距离;矩震级小于3级时,套管变形量基本为0,然后套管变形量随矩震级的增加呈指数增加。因此,建议现场作业过程中监测到矩震级接近3级时,应降低施工强度,防止套管剪切变形。(4)根据页岩气井井身结构、地应力和岩石力学参数范围,建立了全井筒水泥环完整性分析模型,研究了水泥环径向、周向应力随井深变化规律。基于摩尔-库伦准则评价了水泥环的失效形式,分析了地面泵压、水泥环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对水泥环完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环的失效形式以剪切破坏为主,另外,技术套管鞋以上的水泥环同时存在周向拉伸破坏,技术套管鞋以下的水泥环还存在微环隙、损伤扩容等破坏形式。降低地面泵压、降低水泥环弹性模量和增加泊松比能够缓解水泥环的应力状态,但不能保证水泥环的完整性。(5)研究结果表明:膨胀性水泥浆体系具有的膨胀特性使水泥环径向压缩应力增加、周向拉伸应力降低,甚至由受拉转变为受压,膨胀率在一定区间时有利于水泥环的完整性。而低残余应变水泥浆体系具有弹性模量低,循环加载条件下累积塑性变形低的特点,因而在多级压裂过程中水泥环的累积塑性变形小,有利于防止微环隙的产生。因此,建议在技术套管鞋以上使用膨胀性水泥浆体系,以减缓水泥环拉伸/剪切破坏,技术套管鞋以下使用低残余应变水泥浆体系,防止水泥环产生微环隙。通过本论文研究,明确了页岩气水平井多级压裂过程中井筒完整性的失效机理和主控因素,并提出了对应的控制方法,可为套管和水泥环的完整性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其他文献
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不仅可以形成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也是当今国际沉积学研究热点。苏北盆地高邮和金湖凹陷古近系阜宁组阜二段是主力烃源岩和重要储集层段,同时发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混合沉积储层性质控制了油气高效勘探开发。显然,系统的混合沉积环境分析、混积沉积模式研究和混积岩储层特征分析对研究区常规和非常规油气生产,以及对陆相湖盆混合沉积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现代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理论、大
液氮凭借其超低温的特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干热岩储层压裂液,其在降低起裂压力、辅助裂缝扩展和提高缝网复杂度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揭示液氮压裂裂缝的起裂与扩展机理以及探索其作为压裂液进行干热岩储层改造的可行性,以室内实验为主,采用理论分析、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针对高温花岗岩液氮冷却下的物理力学性质、高温花岗岩液氮压裂实验设备、液氮压裂裂缝的起裂与扩展特征以及花岗岩温度与应力演化规律等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等气体的大量排放日益加剧温室效应,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dioxide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一项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关键技术。砂岩是CO2压裂、封存的主要储层类型之一,因CO2注入储层后,储层温度、压力使得CO2处于超临界态,且CO2对岩石微结构的影响是CO2影响岩石宏观力学性
天然气水合物大部分埋藏在海洋深水区泥线以下浅部地层,勘探开发难度较大。水平井或以水平井为基本特征的复杂结构井,是高效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先进井型技术,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备受关注。基于水平井钻井延伸极限理论,本文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水平井钻井延伸极限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为相关水平井钻井工程优化设计与安全高效作业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建立了水平井钻井时环空温压和相变耦合的计算模型,其考虑了天然气水合
科学问题:随着我国油气供应缺口的持续增大,丰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我国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领域。致密砂岩油气资源资源量巨大,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致密砂岩储层断裂非常发育,大量研究表明断裂对致密砂岩储层中油气的富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因此,断裂对致密砂岩储层中油气富集的控制机制的研究对致密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断裂控致密砂岩储层中油气富集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致密砂岩储层物性以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总体呈南北向展布,地跨甘、宁、蒙、陕四省区。麻黄山西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段,北临马家滩南接甜水堡,主要反映鄂尔多斯西缘冲断带前缘带、前缘外带和原地岩体三部分的构造特征,大地构造位置特殊,其构造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西缘构造分段工作。本文以断层相关褶皱等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露头踏勘、地震资料解释、相干体切片分析、断层位移距离曲线分析等方法手段,对麻黄山西地区断裂特征、构造演化和
灰岩地层发育包括溶孔和裂缝在内的多种漏失通道,在钻井过程中存在漏失发生不确定、漏速变化大和封堵困难的问题。承压堵漏技术是隔绝井筒和地层压力传递,形成桥塞封堵体,维持井筒完整性,提高井壁承压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维持溶孔-裂缝性灰岩地层钻井过程井壁稳定,提高钻井效率是亟需解决的工程难题。灰岩复合漏失通道条件下的漏失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理论和技术上的一大难点。本文针对溶孔-裂缝性灰岩地层承压堵漏机理,系统开
一个完整的油气田开发周期,通常需要经历勘探、钻完井、开发及弃置四个环节。我国陆上石油工业、海上石油工业分别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陆上和海上各个油田建有大量的油气井。油气井的设计寿命一般为30年左右,目前有大量的油气井(其中海上有超过3500口井)已进入生产开发的中后期。受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需要弃置的油气井数量逐年增加,油气井弃置作业需求呈上升趋势。井筒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缝洞储集体发育且分布特征复杂,目前多以酸化压裂为主的方式进行开发。然而,目前在缝洞碳酸盐岩储层改造中人工裂缝沟通缝洞体效果不充分,面临着改造范围小、沟通效果差和产能低等问题,人工裂缝在缝洞碳酸盐岩储层中如何扩展并沟通更多缝洞体是进一步提升开发效果的关键所在。为此,本论文通过开展真三轴物理模拟实验探索缝洞碳酸盐岩储层中人工裂缝扩展形态,明确影响缝洞沟通的主控因素;基于非
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加快其开发进程,对于缓解能源供应压力、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大意义。我国页岩气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发展前景广阔,但页岩气井多级压裂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套管变形问题,制约了我国页岩气高效开发进程。因此,亟需明确其失效机理,为井筒完整性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基于此,本文开展了多级压裂条件下页岩气井套管变形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页岩气井多级压裂下井筒组合体受力分析开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