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总体呈南北向展布,地跨甘、宁、蒙、陕四省区。麻黄山西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段,北临马家滩南接甜水堡,主要反映鄂尔多斯西缘冲断带前缘带、前缘外带和原地岩体三部分的构造特征,大地构造位置特殊,其构造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西缘构造分段工作。本文以断层相关褶皱等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露头踏勘、地震资料解释、相干体切片分析、断层位移距离曲线分析等方法手段,对麻黄山西地区断裂特征、构造演化和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102)《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中生代构造-热事件及其天然气成藏效应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总体呈南北向展布,地跨甘、宁、蒙、陕四省区。麻黄山西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段,北临马家滩南接甜水堡,主要反映鄂尔多斯西缘冲断带前缘带、前缘外带和原地岩体三部分的构造特征,大地构造位置特殊,其构造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西缘构造分段工作。本文以断层相关褶皱等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露头踏勘、地震资料解释、相干体切片分析、断层位移距离曲线分析等方法手段,对麻黄山西地区断裂特征、构造演化和动力学背景等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麻黄山西地区构造平面上以沙窝子断裂和圈湾子断裂为界分为北、中、南三段。纵向上以石炭-二叠系煤层为滑脱层分为上下两套构造层,滑脱层以下为原地构造系统,近NS向和近NNE向断裂为早古生代同期形成,EW向和NW向断裂为后期形成的具有走滑性质的一组共轭断裂。滑脱层以上为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惠安堡-沙井子断裂控制全区构造特征形成,自西向东分为芨芨滩逆冲带、西雪梁子构造带和天环向斜三个构造带。构造区演化过程分为6个阶段:中元古代断坳阶段、寒武纪-奥陶纪伸展阶段(加里东运动)、石炭纪-二叠纪稳定沉积阶段、三叠纪末初步挤压阶段(印支运动中晚期挤压)、侏罗纪逆冲推覆阶段和晚白垩世-新生代持续挤压阶段(燕山运动中晚期挤压)。中生代主要受到3个挤压应力方向,分别为近W-E、NW-SE和NE-SW。
其他文献
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潜力大、领域广,但与浅层相比,深层储层强压实、多类型、非常规、控制因素复杂,天然裂缝往往对深埋储层物性的改善至关重要。然而,并非所有的天然裂缝都能成为流体通道,被胶结物完全充填的裂缝只会成为油气疏导的屏障。因此,需要深入探索构造应变与流体活动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产生的储层效应,加强构造成岩作用研究。库车前陆冲断带天然裂缝系统受高温压环境、构造演化及其制约下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多重
近年来的勘探实践证实中国湖相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含油性准确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精细刻画是查明页岩油资源量和优选有利勘探目标的关键,但湖相页岩强非均质性、缺乏表征含油量的准确参数等制约了相关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结合轻烃校正和烃类组分化学动力学分解重构对苏北盆地海安凹陷阜宁组二段页岩含油性进行准确表征,在高频层序格架下探讨了阜二段岩相、地球化学、储层和含油性等的非均质性分布特征,提出含油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致密砂岩气藏埋深大,埋藏速率快,同时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因此导致研究区致密砂岩气的富集规律复杂,富集影响因素及成藏机制依旧不明确,制约了西湖凹陷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与开发。本论文阐明了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基本特征,包括天然气地化特征,揭示其成因及来源;分析烃源岩地化特征,探讨其生气潜力;分析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孔隙结构特征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
始新统流沙港组流二段陆相富有机质页岩(油页岩)、泥岩以及页岩是中国南海北部湾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岩层系。北部湾盆地的油气主要来源于这套烃源岩,然而,对该套烃源岩的形成环境、烃源岩中有机质的富集机理及烃源岩发育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和孢粉地质学等原理和研究方法,在烃源岩分布规律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北部湾盆地流二段烃源岩沉积时期的古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主要发育长7和长9两套烃源岩,长7烃源岩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的主力烃源岩,但由于延长组深层勘探程度低、资料积累少,长9泥页岩一直被认为是非主力烃源岩而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和勘探实践发现,长9黑色页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油源对比也证实长9烃源岩是长8—长10油层组的重要油源岩之一。目前,对长9黑色页岩的分布、有机质富集机理和发育模式仍不清楚。本论文综合采用有机地球
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不仅可以形成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也是当今国际沉积学研究热点。苏北盆地高邮和金湖凹陷古近系阜宁组阜二段是主力烃源岩和重要储集层段,同时发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混合沉积储层性质控制了油气高效勘探开发。显然,系统的混合沉积环境分析、混积沉积模式研究和混积岩储层特征分析对研究区常规和非常规油气生产,以及对陆相湖盆混合沉积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现代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理论、大
液氮凭借其超低温的特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干热岩储层压裂液,其在降低起裂压力、辅助裂缝扩展和提高缝网复杂度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揭示液氮压裂裂缝的起裂与扩展机理以及探索其作为压裂液进行干热岩储层改造的可行性,以室内实验为主,采用理论分析、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针对高温花岗岩液氮冷却下的物理力学性质、高温花岗岩液氮压裂实验设备、液氮压裂裂缝的起裂与扩展特征以及花岗岩温度与应力演化规律等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等气体的大量排放日益加剧温室效应,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dioxide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一项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关键技术。砂岩是CO2压裂、封存的主要储层类型之一,因CO2注入储层后,储层温度、压力使得CO2处于超临界态,且CO2对岩石微结构的影响是CO2影响岩石宏观力学性
天然气水合物大部分埋藏在海洋深水区泥线以下浅部地层,勘探开发难度较大。水平井或以水平井为基本特征的复杂结构井,是高效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先进井型技术,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备受关注。基于水平井钻井延伸极限理论,本文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水平井钻井延伸极限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为相关水平井钻井工程优化设计与安全高效作业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建立了水平井钻井时环空温压和相变耦合的计算模型,其考虑了天然气水合
科学问题:随着我国油气供应缺口的持续增大,丰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我国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领域。致密砂岩油气资源资源量巨大,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致密砂岩储层断裂非常发育,大量研究表明断裂对致密砂岩储层中油气的富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因此,断裂对致密砂岩储层中油气富集的控制机制的研究对致密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断裂控致密砂岩储层中油气富集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致密砂岩储层物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