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Bcl-2)基因在正常肺组织和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PPARγ、Bcl-2蛋白表达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为临床应用PPARγ配体及Bcl-2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病理科存档非小细胞肺癌石蜡组织标本137例及肺良性病变旁正常肺组织37例,所有患者均收集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快捷免疫组化(MaxVision TM)法检测所有组织中PPARγ、Bcl-2蛋白表达。应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χ2检验分析组间差异或关系,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相关性,以P<0.05为显著性标准。结果:1、PPARγ、Bcl-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0.4%、45.3%,腺癌组PPARγ、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4.3、45.2%,鳞癌组PPARγ、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7.3%、45.5%,正常肺组织中PPARγ、Bcl-2蛋白的阳性率低于肿瘤组织,分别为16.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PARγ、Bcl-2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未见相关性(P>0.05)。3、PPARγ蛋白在肺鳞癌组阳性率77.3%,显著高于肺腺癌组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Rγ蛋白在原发肿瘤直径>3cm组阳性率72.2%显著高于直径≤2cm组36.7%和>2cm但≤3cm组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Rγ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64.7%,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Rγ蛋白在临床分期Ⅱ+Ⅲ组阳性率63.6%,显著高于I期组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腺癌组中原发肿瘤直径>3cm患者PPARγ蛋白阳性率65.0%,显著高于原发肿瘤直径≤2cm组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Bcl-2蛋白在肿瘤直径>3.0cm组阳性率为61.1%,显著高于直径≤2.0cm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未见相关性(P>0.05)。6、PPARγ与Bcl-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r=0.388)。结论:1、PPARγ、Bcl-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中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提示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与PPARγ蛋白未能有效激活及Bcl-2过度活化有关。2、PPARγ蛋白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原发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相关,提示PPARγ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PPARγ高表达可能预示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发展快、侵袭力强,更易于淋巴结转移。3、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直径相关,提示Bcl-2蛋白高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增殖活跃有关。4、PPARγ与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有表达且呈正相关,提示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PARγ蛋白高表达多见,为临床应用PPARγ配体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可能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