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持续性、健康性,这促使学术界对相关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高等教育公平是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公平主要是指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机会均等,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主要指不同性别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以及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本论文通过在理论层面和经验层面上探讨教育公平视野下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来关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 本研究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运用社会调查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从河北省六所高等院校(涵盖省重点院校、省一般院校、地方院校以及师范类和综合类)随机抽取2000名2003级大学生和600名2000级大学生,从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父母文化,父母职业,家庭所在地,家庭和睦程度等方面)入手,研究家庭背景各个因素对学生进入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高校的影响,进而关照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公平性问题,结合理论讨论现实存在的事实,努力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提供借鉴。 通过研究发现: 1、2000级与2003级的学生相比,无论是男女生的性别方面,还是家庭背景对整体学生入学机会的影响,是走向公平的趋势。 2、省一般高校与省重点高校两个层次的高校相比较,家庭居住地在城市的学生、家庭经济好的学生、民主型家庭的学生、父母受教育水平高的学生、父母职业社会地位高的学生,比起在农村的学生、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专制型的家庭的学生、父母受教育水平低的学生、父母职业社会地位低的学生更容易进入较高层次院校。 3、地方高校作为最低层次的高等院校,从总体上看,它的学生是三个层次高校中家庭背景最为优越的,它们是家庭经济条件最好的、父母职业社会地位最高的、来自城市最多的学生群体,这个层次院校招生中的“低分数,高收费”和某些灵活政策,导致他们在“入学”与“不入学”(这是最低层次的高校,如果不上,就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之间更多的占有了入学机会,而相同水平学业成绩、家庭背景却不好的学生在“入学”与“不入学”之间失去了入学机会。 4、师范类高校的地位在升高,不再是过去的“冷门专业”。